重庆巴南显林村隆重举行特种功能双季晚稻良种示范基地科研成果现场交流会暨收割开机仪式
发布时间:
2023-10-14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许江涛 孙雪莲
守正创新特种功能双季晚稻飘香大地
科技兴农良种基地新品种喜获丰收
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隆重举行特种功能双季晚稻良种示范基地科研成果现场交流会暨收割开机仪式
特种功能双季晚稻良种示范基地科研成果现场交流会暨收割开机仪式
印象视频:双季晚稻“苦瓜稻”“大蒜稻”“低吸附抗重金属水稻”“水旱两用稻”首次试种成功开镰
2023年10月13日上午,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和贵州天演高科生物有限公司在重庆巴南惠民显林村隆重举行特种功能双季晚稻良种示范基地科研成果现场交流会暨收割开机仪式。到会的有重庆市有关部门、巴南政府及农业科技部门的领导、以全国功能稻首席专家何登骥为代表的专家教授、新闻媒体单位的记者和合作友好单位的嘉宾,共计200人。整个现场交流会场面彩旗飘扬,空飘飞舞,歌声嘹亮,掌声不断,氛围热烈,显得格外喜庆。
艰辛的历程 丰硕的成果
上午10时许,在铿锵的《国歌》声中拉开了交流会的帷幕。由郑闳升董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有关领导、巴南区政府及部门领导到场发表了贺词,全国功能稻专家何登骥作了特种功能多季稻研发成果的交流。何登骥同志指出,从1991年开始,就着手进行生物育种和功能性水稻研究。经过30多年的科研和反复实验,在有效解决了耐盐水稻种植技术的同时,逐步探索研发了耐旱的多季稻、水旱两用稻、低吸附重金属稻和富硒稻等特种功能稻良种。同时,可用传统方式育秧插秧,也可手播、机播等播撒方式,大大地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经过产量测试,平均亩产均达1000斤左右。他说:今天大家所见到的特种功能双季晚稻示范基地的丰收场景,见证冬收成果。
►郑闳升董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全国功能稻专家何登骥作了特种功能多季稻研发成果的介绍
►全国功能稻专家何登骥
据悉,何登骥同志如今已是86岁高龄。曾经担任过湖南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党总支书记、研究员等职,主要负责水稻常规育种工作。何登骥同志在退休后,仍然坚持发挥余热。继续与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科研团队不断攻克科技难关,攀登科技高峰。
►重庆市政府原副市长窦瑞华希望科研团队再接再厉,守正创新,为中华民族留下自己的好种子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刘首文对科研团队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希望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将这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地向前推进
►重庆市原扶贫办副主任,正厅级巡视员姜祖清高度评价了科研团队从事的“将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伟大的科研事业
辛劳的付出 无私的奉献
据了解,重庆巴南惠民特种功能双季晚稻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的牵头人和出资人为黄永强,也是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及所属重庆缔宇农业科技研究院、重庆禾苗中药技术研究院主要负责人。
►巴南惠民特种功能双季晚稻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牵头人和出资人、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及所属重庆缔宇农业科技研究院、重庆禾苗中药技术研究院主要负责人黄永强向媒体介绍科研成果
出于对农业科技偏爱和好奇的黄永强同志,早在20多年前就对农作物种子特别感兴趣,立志要给人类留下一颗可传承的好种子。于是,远赴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学习,与全国水稻著名专家何登骥同志一道,进行水稻科研与实践。不辞辛劳,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历经坎坷,先后辗转于黑龙江、海南、湖南、云南、成都、重庆等地的崇山峻岭,奔波在山乡的田间地头。在积累了多年科研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返乡兴办公司和研究院,组织科研团队在重庆巴南作特种功能多季稻良种的科研与实践。经过多年的艰辛付出,取得了国家专利部门认可的10项稻谷育种专利成果和近100项报备专利技术,取得了水旱两用稻、低吸附重金属稻和富硒稻等多季稻试验试种的成功,为农业科研做出了贡献。
兴农的号角 长远的目标
据了解,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与何登骥同志合办的所属研究院,是集种子研发、服务、推广为一体的集团化、综合型科技服务企业。多年来,以不断创新农业科技为宗旨,以科技兴农、强农、惠农、高产增收为目标,以特种功能种子为依托,以全心全意为农、助农、兴农的企业精神,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何登骥同志强调,要不断总结重庆巴南惠民特种功能双季晚稻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加强科技研究,不断扩大试验示范基地的科植范围,不断扩大商品粮种植的面积,为保障国家粮食增产增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据悉,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以立足于当前、着重于长远的战略思想,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现场交流会组织大家视察了良种示范基地稻田,目睹了收割开机的场面,分享了双季晚稻丰收的喜悦。
印象重庆网 许江涛 孙雪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