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涂山寺
发布时间:
2019-10-09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杨耀健
秋游涂山寺
杨耀健
2018年11月上旬,暮秋的一个晴日,再次登临涂山寺。
据史料记载,涂山寺始建于唐代,是重庆历史最悠久的庙宇。先民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涂山建禹王祠,其后建禹王庙、真武寺。明清时期寺庙有所扩大,真武寺与禹王祠旧址合并,更名涂山寺。我身虽近俗,却偏爱逛庙宇,曾携妻儿、好友来此,也曾邀请外地文友、朋友到此小聚,眺揽江天。
出发晚,进庙已是正午,热心的香积厨师父提示说:“吃不吃斋饭?还有豆花。”于是先去大雄宝殿右侧的斋堂用斋。记忆中,带着儿子与朱朱父女同游那次,斋堂在一间暗黑的老屋内。如今建起一幢新楼,底楼的素餐厅宽敞明亮。妻子点了两个炒菜、一碗豆花,味道不错。没有服务员,自行取碗筷,自行添饭。不是佛教节日,就餐者稀少,倒也清静。
饭后依次浏览各殿,只有大雄宝殿、药王殿、韦陀殿系老建筑,其它殿都是翻修或重建的。药王殿前有一位居士在烧高香,想来是为病家祈福。西方三圣殿内跪着一位女子,或许是婚姻不顺利。记忆中,后庭有一座小巧的观音院,院内有荷亭影壁、雕栏画栋,有金鱼池,有镌刻着精美翁仲的大石缸。如今却改作寮房,僧人睡觉的处所。零散的香客坐在长廊茶馆内,一边品着五元一杯的香茗,一边闲聊桑麻。透过斑驳的树影,渝中半岛犹如一幅浮图。
涂山寺崇楼巍峨,却又不止于建筑美,而是多多少少会引出与人相关的故事,可供钩沉索隐。
唐代,时任忠州刺史的诗人白居易道经此地,留下五绝《涂山寺独游》:“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我在桂香柳影间流连,想到这首诗,心中就涌起联想,仿佛也曾闲步在这片青白石阶,见着诗人峨冠博带而来,犹可领受一缕鲜活气息。
走到地藏殿前,蓦然发现我敬重的惟贤长老的灵塔和纪念馆,先到塔前参拜,继而去纪念馆参观。惟贤长老退休后,在涂山寺度过暮年,93岁坐化于此,戒腊72年。他留下的发愿偈为:“诸佛所证我愿证,菩萨所行我愿行,悲心恒念尘刹苦,弘法利市度群生。”
惟贤法师蒙冤多年,却信守本真,矢志不移,他始终遵照太虚大师志向努力,倡导慈悲济世的莲花精神,不遗余力践行人间佛教,在国内率先发起慈善救济。一场社会风暴能够令物质烟消云散,却永远抹不去他那慈悲的胸怀。
伫立在惟贤长老纪念馆,瞻仰法师的遗物、遗著,想象他日夜著述的情景。那种写作需要静,需要要孤身倘佯。地点当然在禅室,也可是竹影下面,天上有星月,地上有虫鸣。经历过大风大浪,荣华富贵已经失却分量,深居简出,只有慈悲之心始终放不下。拜谒法师,回想他不平凡的一生,愈加景仰。
午后下山,沿崇文路走到黄葛垭路口搭车,重返红尘。

涂山寺山门

大雄宝殿

香积厨

斋 饭

韦驮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崇楼阁

财神殿

西方三圣殿

西方三圣殿

药师殿

药师殿

内 廷

回廊茶楼

惟贤长老纪念塔

惟贤长老发愿偈

惟贤长老纪念堂

惟贤长老

惟贤长老纪念堂

惟贤长老纪念堂

惟贤长老使用过的物品

惟贤长老墨宝

伫立在纪念馆前

弥勒殿

回廊间

观音殿

信众贡献的多尊佛像、菩萨像。
秋游,长老,大雄宝殿,慈悲,纪念堂,法师,西方,纪念馆,自行,走到
上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