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开学典礼上,党委书记刘东燕感言还想再读四年大学
发布时间:
2019-09-08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假如让我再读四年大学
——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重庆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刘东燕
各位教官、家长、老师们,亲爱的2019级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满山城,水润巴渝。在这个秋高气爽的美好季节,我们齐聚一堂,以最隆重而热烈的方式,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4745名2019级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学校2万余名师生员工,向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家长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全体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重庆市沙坪坝区武装部的领导和全体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相遇是缘分。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过: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很高兴与你们相遇在美丽的重科,你们将在这里遇见最好的自己,遇见影响你们一生的老师,遇见学习生活中相互支持的挚友,还可能遇见让你心动的美丽爱情。

同时,在你们最美好的年华,你们会遇见同样美好的重科。遇见重科,你会感受她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蓬勃的发展生机。学校拥有68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输送了数万名优秀人才,先后培养出中国科学院周寿桓院士、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经理苟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继新、重庆市长寿区区委书记赵世庆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今天,你们正式跨入重科大门,你们的一生将与重科结下不解之缘,你们也将与这些优秀的校友一道,共享“重科人”这一响亮而荣光的身份。
遇见重科,你会领略她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8年,被列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我们的学生先后摘得世界网络炼钢大赛全球总冠军和世界技能大赛银牌,我们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学校企业合作科研经费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百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学校被教育部专家誉为同类院校中机遇抓得最全、办学标志性成果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学校之一,办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遇见重科,你会见证她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学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办学层次高、学生素质高、科研质量高、师资水平高、社会评价好的“四高一好”高水平应用型特色科技大学的目标。当前,学校正在全力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未来几年就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这就是我们的重科,一所有情怀、有实力、有未来的大学,一所大家将要度过四年美好时光的学校。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在“开学第一课”给大家讲点什么。恰逢上周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来自我校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吴苏桐同学。他在信中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在重科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特别提到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管弦乐团,学习萨克斯,从零基础成长为乐团团长,带领乐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他在信中写道:大学四年,我庆幸有音乐为伴,没有在游戏中虚度,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管弦乐团度过。通过练习乐器,不仅让我学会了坚持、增强了定力,而且还让我领略到了音乐的魅力。音乐,是我大学最大的快乐,她犹如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每当欢乐的时候,她总能给我幸福;每当烦恼的时候,她总能给我慰藉。毕业后,我才发现音乐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之余我都会吹奏几曲,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和幸福。
吴苏桐同学的来信言语质朴,情感真挚,他的经历是千千万万重科学子学习生活的缩影。作为一所工科院校,重科历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共有91个学生社团,涵盖学术、科技、创业、艺术、体育、公益、国际交流等方方面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加入,或者直接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创建新的社团。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你们将有机会结识更多的朋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获得更大的成长成才空间。

作为一名过来人,吴苏桐同学的来信也让我感触良多,不禁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们那时上大学的标配是:被褥、脸盆和热水瓶“三件套”,虽然没有手机随身,可是我们的书包总是沉甸甸的,除了装着每天学习的课本外,还有自己的饭盒,每天三点一线地往返于课堂、食堂和宿舍。尽管物质匮乏,但我们的精神食粮非常富足,大家怀揣梦想,攒足劲头发奋学习,为的就是振兴中华。
现在,时代进步了,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求学在这个年代是幸福的,你们拥有的平台和机遇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在这点上,我十分羡慕你们。我常常在想:假如让我再读四年大学,我会怎样去度过?

假如让我再读四年大学,我一定要更加勤奋地学习,做一名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饱览群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强化思维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在广泛阅读中积淀丰厚学养,充盈精神世界。我要特别学好基础课程,因为这是我们开展创新和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唯有学好这些课程,我们才能厚植自己未来的发展基础。
假如让我再读四年大学,我一定要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做一名博学敏思的创新者。我会参加数学竞赛、挑战杯和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积极投入科研训练、参加社会实践,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研究团队,结交学术方面的良师益友,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因为理论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专业能力。
假如让我再读四年大学,我会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名全面发展的能力者。大学的学习不仅仅在书本、课堂和考试,考试不是大学的目的。我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把自己融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享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我会更加勤奋地练习书法,学习弹奏一种乐器,培养两到三项业余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探寻自己的志趣和潜能,给当前的大学时光增添乐趣,为今后的工作生活赋能添彩。
假如让我再读四年大学,我会自觉加强体育锻炼,在“文明思想”的同时,“野蛮”自己的体魄,做一名不知疲倦的奔跑者。我要坚持跑步,要在毕业之前完成2000公里的跑量,实现“跑步到北京”的目标(重庆到北京大约2000公里),攒足未来幸福生活的本钱。
同学们,今天的你们,成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你们所拥有的物质条件使你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勉励当代青年时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大学对你们而言就是一张尚未绘就的蓝图,大学如何努力,你未来的人生就如何精彩,在重科的四年学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们未来的人生坐标。你们是在新世纪曙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再过三周,将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在这样一个特殊时间节点迈入大学,你们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少一点抱怨,多一份感恩;
少一点索取,多一份付出;
少一点放任,多一份自律;
少一点盲从,多一份思考;
少一点空谈,多一份实干;
少一点散漫,多一份认真;
少一点敷衍,多一份责任;
少一点浮躁,多一份踏实。

同学们,你们站立的地方是正在快速发展崛起中的重庆科学城,是西部最大的科技创新城。这里山水环绕、环境优美,是一个静心读书、悉心求学的乐园。今天,你们的青春专列已经抵达科学之城,希望大家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重科,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世界因你们更精彩。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们一定能向自己、向父母、向学校、向社会递交一份合格的青春答卷!
谢谢大家!
小科也节选了刘东燕书记
讲话中提到的吴同学的来信
尊敬的刘书记、尹校长,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
您们好!
我是来自冶金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6届毕业生吴苏桐。
炎热的夏天,总让人心情有些烦躁,于是我很自然拿起萨克斯,吹奏起《勇往直前进行曲》。伴随着演奏,重科的大学时光顿时历历在目:想起了与同学踏青歌乐山的欢快和愉悦,想起了与室友仰卧大田堡憧憬人生的纯真和豪情,想起了结伴骑车驰骋在大学城秋风中的那份清凉和惬意,想起了与同学们品味熙街小吃满载而归的悠闲和满足……可最令我怀念的、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是在管弦乐团与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乐器的日日夜夜,是参加行进管乐比赛的紧张与欣喜,是登台学校元旦晚会演出的自豪和幸福。
......
大学四年,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大学生艺术中心练习乐器中度过的。通过练习乐器,不仅让我学会了坚持、增强了定力,而且还让我领略到了音乐的魅力。音乐,是我大学最大的快乐,她犹如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每当欢乐的时候,她总能给我幸福;每当烦恼的时候,她总能给我慰藉。毕业后,我才发现音乐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之余我都会吹奏几曲,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和幸福。
相遇不懂母校情深,离别方知刻骨铭心。感谢母校重科在我最美好的青春给我最温润的文化滋养!如果让我再选择报一次高考志愿,我依然选择重科;如果让我再读一次大学,我一定会加入学校管弦乐团,一定更加勤奋地学习音乐。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祝全校领导和老师节日快乐!祝重科发展越来越好!
此致
敬礼
吴苏桐
2019年8月28日
▲军训团全体宣誓
新的开篇,志存高远
挥洒青春,一路向前
愿重科学子牢记理想,开创未来
编审:墙宁川
开学典礼上,为什么刘东燕书记说还想再读四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