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吻草木亦疯狂 ——再说琳子新钢笔画
发布时间:
2019-07-09
来源:
覃怀文化 东方书画院
作者:
琳子,原名张琳,河南滑县人,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参加诗刊社第九届“青春回眸”诗会。出版文集多部,其中:诗集《响动》入围第三届徐志摩诗歌奖。诗画合集《花朵里开花》获评2016“中国最美的书”。童话散文集绘本《草手镯》获“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诗集《最美的太阳》获“小众书坊2017年度十大好书”推荐,参加了中国“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选。
《妈妈的家》
26cmx37.5cm纸本
0.2黑色针管笔
2015年手绘创作
《外祖母属蛇》
26cmx37.5cm纸本
0.2黑色针管笔
2015年手绘创作
《花旦》
26cmx37.5cm 蔡伦手工原浆宣纸
0.1红环针管笔
2015年手绘创作
《老屋》
26cmx18.8cm 蔡伦原浆手工宣纸
0.1红环针管笔
2015年手绘创作
《稻草人-1》
26cmx18.8cm 蔡伦原浆手工宣纸
0.1红环针管笔
2015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大鸟》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针管笔-A3
2016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马》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针管笔-A3
2016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太阳》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针管笔-A3
2018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蝴蝶》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针管笔-A3
2019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小麦》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针管笔-A3
2019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眼睛》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红环针管笔
2018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桃花》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红环针管笔
2016年手绘创作
《中原壁画系列·太猫》
26cmx38cm 普通素描纸
0、1红环针管笔
2016年手绘创作
【 艺 术 年 历 】
◇2015年2月1日-3月7日“魔法自然——诗人琳子的钢笔画个展”在“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开展。
◇“与诗同在——琳子钢笔画个展”2018年10月22-28日在北京上苑艺术馆举办。
◇2011年因《草手镯》涉足钢笔画,随后画作《女人和鱼》等6幅用于旅美女诗人明迪的英文诗集《长干行》封面及内文插图。
◇2012年,画作《蚂蚁和大象》等66幅用于青青散文集《白露为霜》(读者出版集团)封面、内文插图。
◇2014,画作《蜜蜂》等4幅用于子梵梅诗人随笔丛书《秘密的瓶子开着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封面、内文插图。
◇2014年,画作《手》用于旅美诗人明迪的诗《RIVERMERCHANTSWIEE》封面。
◇2014年4月,画作《做梦的小女孩儿》等50幅插图用于童话散文集《草手镯》(天津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获得“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优秀成果奖”。
◇2015年画作14幅刊登《诗歌风赏》第三期“雕塑”栏目。
◇钢笔画8幅刊登《鸭绿江》文学期刊2016年第二期“作家艺境“栏目。
◇2016年为深圳诗人朱涛的诗集《半轮黄日》创作插图26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全国发行。
◇2016年10月,《花朵里开花》由当当网签约出版,同年11月获评“2016年中国最美的书”,并参加了2017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获得“海峡两岸设计邀请赛评委特别奖”,参加“第九届全国设计展”等荣誉。
◇2017年为《解放军文艺》创作全年封面图案。
◇2017年为诗人、摄影家张鲜明的小说《寐语》创作插图35幅,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游读会全球推荐。
◇北京上苑艺术馆“2018年国际创作计划驻留艺术家”。
◇2019年为《诗歌月刊》创作全年封面图案。
《星星落在屋顶》26cmx37.5cm 纸本 0.2黑白针管笔 2015年手绘创作
神吻草木亦疯狂
——再说琳子新钢笔画
文·程庆拾(古生)
前几天,微信交流群里再看“双料艺术家”琳子女士的一批钢笔画新作,又涌起发表“高见”的冲动。
短短两年,这位女诗人的作品越发大气娴熟,高雅不群,但奇幻依然,童心依然,泥土气息依然,在创作主题和题材始终如一的前提下(即主要用花草鱼虫为创作元素或符号,来编结和重组自然万物),技法语言提升甚大,可以说简直是在飞跃,离“素人”艺术家越来越远,离“诗人”艺术家越来越近。她的钢笔画“旧”中求“新”(与目前钢笔画圈一般意义上的“新钢笔画”不是一个语境),小中求大,平中求奇,俗中求雅,渐渐完成这样的转化嬗变,这并不是普通人都能轻易成就的。
我当即回复:可再写文章吹捧则个!
她的回答更快:求之不得!
作为美术作品,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最高法则似乎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而非各执一端,互不相关。钢笔画的创作主题,也必须有赖于和谐恰当的表现形式,才能完成其使命。但有一类创作,却可能不一定在形式与内容上那么“合理”,那么“完美”,那么“有板有眼”,而是往往出于意表之外,行于异途之上,总是那么不“靠谱”,不“规矩”,不“讨巧”,不“艺术”……事实上这样的作品其实同样耐人寻味,同样获得了艺术的真谛,也同样有存在的空间和价值。甚至,这样的艺术作品更值得玩味吟哦,如三伏天里吃油泼辣子皮带面,数九寒天品冰激凌,别具风味,有何不可。
琳子的钢笔画,尤其是她的新钢笔画,就是这样处于“无理取闹”状态,既过目不忘,又令人好奇、纠结,希望一探究竟。
如《花篮》,确实有花有篮,甚至篮上也描着花和草,篮里也装了花,花下的叶,既是叶,又仿佛是手指。这篮也很不“正经”,样子歪歪扭扭,不方不扁,其材质也分不清是柳条还是竹枝编成,有点像皮,甚至干脆就是石头造就。再看,它分明还是一颗硕大的头颅!谁说皮子不能做花篮?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用桦树皮作篮子和其他生活用品,甚至用鱼皮作衣服鞋帽呢!这样稀奇古怪的东西,现在都是宝贝!还有,谁规定花篮不能设计成人头的样子?有理,无理,管它呢,好看好玩就成!
再说《大花痴》,其实就画了一朵花,但花瓣里居然有兔子和小狐狸,这天生的冤家硬生生被安排“住”在同一朵花蕊上,看人家的表情还很友好很和谐呢!这不是童话是什么?不是童谣是什么?
还有《穗穗》,分明就是电子显微镜下的植物(花?麦?谷?)的放大图像嘛!多少有点对称,但这里的“细胞”却长得很随意和任性,而且黑白灰调子颇为丰富,排列有韵律,见精神,不知道画的具体是什么,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却有板有眼,有滋有味。谁知道,管他呢,反正受看,漂亮!
还有《大鱼行走》,一条鱼,基本上用无数细小花朵围成,也大致像鱼的形状吧,中间用了几种不同的钢笔画线条的编织技法,看上去颇见意趣。左上方圆圆的图案是什么?鱼的脊骨的横切面吗?中心也是一朵花,花外一圈辐射的形状,是不是太阳呢?但确实很好看,很耐琢磨。大鱼为什么就只能游,不能行走?琳子就是要与造化唱唱反调,诗人的世界,就是这么不按规矩出牌,就这样拽!
我发现,这样的无中生有,这样的再造世界,这样的随心所欲、空灵,奇幻,是她的一大发明,目前在全国钢笔画界还无出其右。
在技法处理上,琳子也越发成熟和得心应手,虽然常常画得莫名其妙,岂有此理,但技法上却不能不遵循一些美的法则,并娴熟运用。节奏韵律感,优雅含蓄感,圆融厚重感……这些都是必要的,必须的。
否则,就成鬼画符了。还有这些精髓:
无以复加的自由浪漫!
无以复加的神秘空灵!
无以复加的朦胧虚幻!
无以复加的无以复加……
难怪,朋友们给这位自诩神婆的诗人留评是:“画很有艺术之美,画中之画,想像力丰富,有创意,欣赏!”或者:“艺术的美在于变形而不是照抄生活。琳子的变形线条是与神灵之吻!”甚至是“发于心,始于真,爱无声,妙不可言!”
我认为他们这些诗一般的由衷赞美,都是读懂了琳子的另类作品,也包括她的“新”。
这些年人心浮躁如许,欲望遍地疯长,有不少学美术专业的人,或玩了许多年钢笔画的人,画来画去,还不如我们这位女诗人凭借一支小小钢笔来得更纯粹,更入味,更有感觉。
果若如此,是否可以想想如何改弦易辙了。
本人作为所谓“资深钢笔画家”,对于琳子这样的技法语言,这样画里画外的独特追求,我应该感悟颇为真切,也应该能藉此判断她作品的优劣高下吧。
琳子的新钢笔画,我真的没有理由不喜欢,也真的不在乎什么理由,有这样奇奇幻幻的画面就足够了,我相信自己的直觉。
真不知道再隔一阵,这家伙还会给大家端出怎样的怪味新菜?
再说,创作,针管,钢笔画,手绘,这样,中原,26cmx38cm,壁画,系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