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唐伟星,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传承人

唐伟星,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传承人

作者:
记者:罗曼
来源:
印象重庆网
发布时间:
2019/06/10 15:04
浏览量
【摘要】:
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炎帝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古琴。2003年,古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展示人类最高艺术成就的唱片,其中收录了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  古琴,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音韵不但能折射出高山流水、明月清风,还叠映出秦砖汉瓦、唐风宋韵。  唐伟星先生1958

唐伟星先生在现在演奏一曲古琴名曲《渔樵问答》

 

  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炎帝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古琴。2003年,古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展示人类最高艺术成就的唱片,其中收录了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

  古琴,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音韵不但能折射出高山流水、明月清风,还叠映出秦砖汉瓦、唐风宋韵。

  唐伟星先生1958年8月生于重庆,1977年进入重庆雕刻工艺厂工作,1982年师承黄笑芸先生研习书法,篆刻艺术,1984年加入重庆书法家协会,以及巴渝印社,陈子庄书画研究会,重庆书画社,塗山书画社等,目前主要从事古琴研发制作,并发起成立了"大唐琴坊",现为重庆海屋书画院副院长,"大唐琴坊"艺术总监。

  2017年4月申报并获批成为南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传承人,2018年8月申报重庆市第六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传承人并于同年12月通过公试期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唯一传承人,所斫古琴用料精良,做工精细,形制精准,音色纯正,韵幽长深得同道中人的称赞。

  在巴渝工匠绝技绝活展示环节中,巴渝古琴的传统技艺成为现场的一个亮点。作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技艺传承人唐伟星在现场演奏了一曲古琴名曲《渔樵问答》,琴声响起,吸引了会场不少中外观众驻足观赏。

  唐伟星先生介绍巴渝古琴历史悠久,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音器。“古琴制作过程复杂,从选材到设计形制,从髹漆到附件制作,其中要经过200多道工序。”唐伟星表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文献资料缺乏,大都靠口传心授,希望通过这次在技能大赛上的展示,让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友人了解这项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