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名家忆伟人 巴渝寄深情
灰暗的山城、冷凝的气候,好似在怀念一个伟人。这位128岁的老人正向我们走来。2021年12月26日下午,一群书画家、作家,聚集在渝北康庄大酒店,纪念伟人毛泽东。
气温骤降,雪粒纷落。
灰暗的山城、冷凝的气候,好似在怀念一个伟人。这位128岁的老人正向我们走来。2021年12月26日下午,一群书画家、作家,聚集在渝北康庄大酒店,纪念伟人毛泽东。
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党支部书记丁华乾主持活动。
他说,我们生长在毛泽东时代,对毛泽东有挥之不去的情结。他老人家走了许多年了,但我们的思念从未间断,反而如江河湖海,长流不息、怀念日深。今天,在北京,在韶山,在上海,在广东,在重庆,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人们自发地纪念这位伟人。那是对高山的敬仰,对真理的追随,对正义的呼唤!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毛锡雄说,我是毛姓人,我热爱毛泽东,他不仅属于毛氏家族,更属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我们都为毛泽东而骄傲,而自豪!
培育中国特色小镇西执委主任唐丽说,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128周年,就是要继承他的人民情怀,重视农民、农村、农业工作,培育特色小镇,推进乡村振兴,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市文史馆馆员王雨说,这些年我创作了重庆移民三部曲长篇小说《填四川》、《开埠》、《碑》。创作了电影《年轻的朋友》、《产房》。话剧剧本《开埠》发于《四川戏剧》,获田汉戏剧奖。短篇小说《十八梯》发于《长江文艺》,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重庆佛龙影视公司正筹拍电影。《填四川》小说、《产房》等作品,它们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地域文化和民生状态,我感受到人民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和真挚情感。它激励我坚持毛主席提出的“二为”方针,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创作更多的精品,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市文史馆馆员、中国仙鹤画派传承创新人武辉夏说,我们这辈人经历了毛泽东时代,接受了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发自内心拥护毛泽东,毛泽东的思想、智慧、风骨、艺术造诣无人能比,我一生都在学习他老人家的思想和艺术技能!
康庄大饭店董事长康云深情朗诵了《沁园春。雪》,那气吞山河的气势、抑扬顿挫的朗读,重现了七十多年前主席独闯国民党虎穴,与蒋介石斗智斗勇,一篇雄文气吞山河、威震敌胆的盛况。让大家深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超凡智慧、英雄胆气所折服。
重庆电视台著名制片人刘岗这些年来创作、制作了许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和电影。他说,电影电视艺术是大众艺术,必须反映大众生活,发散时代气息,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好一个个感人的百姓故事。这正是毛主席历来的文艺思想。当前,乡村振兴是大战略,我们要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创作制作更多的农村题材作品,服务城乡群众,服务乡村振兴。
随后,刘岗引吭高歌,洪亮的声音在大厅回响,让人沉浸在激情澎湃之中。
曾在北京媒体界、舞蹈界供职的女能人楚楚表达了自己对伟人的无比崇拜之情,也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她说,她出生于毛泽东时代,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也正经历着从一个媒体人到一个企业家的嬗变和转型。毛主席曾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已回到家乡渠县承包了两千亩果园,生产了上万吨广柑酒,就是想用这款生态、优质的产品赐福老百姓,拉动老家的农村经济。
参与航天科研的科学家楚龙成发言。他说,毛泽东历来重视国防科研、航天航空事业。我有幸参与一些航天器的研制和发射,为中华民族扬威固基,这是我一生的骄傲!
聚福国际集团总顾问樊荣在发言中说,他从小就热爱毛主席,改革开放中,我也是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下海”,成为第一批“弄潮儿”,无论风风 ,我都没有气馁,就是用毛泽东思想在鼓励自己,用邓小平改革方略在激励自己搏风击浪。
尹恒、曹荔闳等同志也先后发了言。
长江生态书画院副院长、妙品堂高级讲师全清耀挥毫泼墨,一口气写出一幅纪念伟人的毛体书法,但见笔力刚劲、龙飞凤舞,其气魄力透纸背,其气场徐向外发射。
会毕,大家举杯广柑酒畅饮,吃一碗寿面,为毛主席庆生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