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
在生活中孕育与收获——商守善的山水画艺术

在生活中孕育与收获——商守善的山水画艺术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1/12/14
浏览量
【摘要】:
生活在鄂西山区的画家商守善,数年如一日地以故乡山水为题入画,讴歌着家园的诗意、故乡的灵秀、民俗的古老与神秘……,

  作者:徐恩存

 

画家商守善

 

  生活在鄂西山区的画家商守善,数年如一日地以故乡山水为题入画,讴歌着家园的诗意、故乡的灵秀、民俗的古老与神秘……,故乡、家园的天然朴质与深厚蕴含,孕育了商守善的性灵与情怀,​使​他深情​的​挚爱着自己的故乡,他的灵感在此获得,他的活力在此获得,他的创造精神也在此获得。

 

峡谷白云听牧歌

 

  总之,鄂西山区丰厚的自然与文化资源,赋予了画家深厚的精神智慧和审美内涵。

  在这里,他诗情地思、诗意的想像,对故乡和家园赋予了超越现实存在的形式表现,笔下尽显出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审美境界。

 

武陵深山有耕田

 

  鄂西的山川灵秀和人文积淀的深厚,给予商守善以审美感受的敏锐,得以使他体验到历史转折中故乡山水的新风貌及其折射的时代​镜像​,在激情澎湃中,并诉诸笔墨形式、符号的呈现。虽然,画家难以脱离中国画材质特殊性的限定,乃至笔墨传统的约束,但是画家以其真实的感受和敏锐的感觉捕捉,流畅而又热情地表现了当代语境下鄂西山乡的日常生活所蕴含的素朴之美和诗意情调,这些作品笔法​洗炼​含蓄,​视点​独特而富于变化,显现了商守善在“笔墨当随时代”方面的苦苦探索与追求。

 

峡谷松风图

 

  商守善面对着家乡的山水风物,已不仅止于对景写生,他把山水创作上升到精神创造层面,给物象以夸张、变形、删繁就简的提升,使之气象涌起、格调高蹈,体物言志、象征比拟,景情合一,不露凿痕;经营布局、整体运筹,浑然天成;抒情言志、笔墨挥洒,雕琢润饰,不经意间完成了和谐而完整的艺术创造。

 

云端高路村村通

 

  细读近作,不难看到,画家作品境界的开阔和格调的提升,日渐显露出大气与浑茫,而技法的成熟使其作品的干湿浓淡、疏密轻重已接近大格局与大境界的审美高度;显然,画家的艺术,已登临到一个新的审美境界。此期间,守善受到山水名家李宝林、苗重安等先生的亲授与指导,作品渐显现如下特点:首先,注重传统与现实的诗性对话,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与现实冲突中的矛盾,开启了“旧瓶新酒”与“新瓶旧酒”的混合过程,使之交叉孕育了新山水画的风格与形式;其次,揽纳天地山水,古今襟怀于笔端之中,以求天地一统、云烟合一、虚实交融、苍润兼具的艺术境界;再次,抒写心中山水,笔势雄浑而冲淡,情绪超然而激越,识见卓然而朴质,可谓“返虚入浑,积健为雄”,“风骨清峻”又具“充实之美”,“立象尽意”而又“结构浑成”;最后,章法奇变,自成一格,大美不言,神与物游;守​善​的山水,因此自成一家、自有风格。

 

层层梯田入云端

 

  在长期的实践中,商守善定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寻找到艺术表达的自我路径和笔墨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他逐渐摒弃了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的叙述性手法,以写意为要,以感受和情绪化为前提,将诗意化和情感传达上升到更为纯净澄明的境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故乡的行走和在故乡之外的感受,都汇集到他构建精神家园的理想中,在这里,他的故乡情结是人类最深沉的文化情结之一,它是一种无​意识​的冲动,构成了画家浓郁的情感因素。“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精神的家园”,在商守善的艺术创作中,属于终极价值的追求。

 

土家仙居入画图

 

  受李宝林先生影响,商守善用笔豪放笜壮、元气​朴面​,特别是意象的几何形态的叠加与交错,平添了空间的虚拟性和丰富性,而且增加了凝重感,笔墨语言愈加纯正,在笔锋的挪移与转换中,抒发了自我的情绪与体验,山水意象在商守善笔下被高度象征化和心灵化了,笔墨形式与符号则在自由转换与随机灵巧​的​运用表现中,被诗化为多姿多彩的情感结构,成为心灵的象征。

  特别是在山水意象与笔墨形式中,追索那种自然生命的含义和郁勃生机,以及它特有的精神色调,都是十分成功与独到的。画家的作品,因而构成了多元、丰富、充实的有生命的艺术情境和审美场景。只要认真读解作品,便发现在精粹隽永、意味含蓄当中,穿插着现代语境的符号:楼房、新屋、汽车、公路、高压线等的表现,不能不感受​到​:画面的丰富变化,表达的是人们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溪出麻茶沟

 

  这是一种“疑幻疑真罗万象”的以实写虚技巧,商守善以点染皴擦的手法,在“似与不似”之间写意着鄂西山水景色,笔端呈现出的是一种奇秀雄险之美;古人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若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画家在实践中践行着这些画理与法则,将自我​融入到​造化的浑然之中,在故乡的山水中,画家寻觅到人生的意义与快乐,大自然与家园的美感与境界、澄明与祥和,开启了画家内在精神的悟觉和敏感,丰富了感官的经验和最直接的审美体悟。

 

清居一溪云

 

  清代文人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限,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离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商守善以画笔表达着他的情思与乡愁,在含蓄朦胧、意味隽永、空灵飘逸、浑然一体的山水作品中,展示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天地人的和谐图景。鄂西山乡的生活历练,以及丰富人生成为他艺术提升的助力,这一切都浓缩在他的山水作品中,使他的艺术在虚实互动中,营造了虚拟的、幻象和意象化的形式美与新领域。

  这是值得肯定的艺术创造与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