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涪陵往事之:穿越的榨菜
作者: 王小迟 网名半山隐士 重庆文保志愿者 老重庆发烧友 自由撰稿人
今日涪陵
朋友诸子,字百家,号诡话大师,为人正直,熟读史书,记忆超强,喜引经据典,设计规划,为他人作嫁衣裳。
前不久几位朋友在一起喝茶聊天,他摆了一个龙门阵,让众人忍俊不禁,听完笑毕,觉得这龙门阵摆得也太穿越了点,但仔细想想,好似一部剧本。于是我试着把这个龙门阵写了出来,以飨各位看客。
话说涪陵有人想请诸子大师,设计规划一下,怎样才能把他家乡再次推向世界,别总老是拿榨菜说事。
原来在2019年,湾湾有个“名嘴”黄世聪在节目中声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这位“白字先生”在做节目时,还把“涪陵”的“涪(fú)”读成了“péi”(陪)陵,于是涪陵有做榨菜公司很受“感动”,安排寄送两箱榨菜去湾湾,感谢黄世聪推荐了中国已有千年历史的榨菜,这还是名列世界三大腌菜之一呢
涪陵榨菜
德国甜酸甘蓝、中国涪陵榨菜、法国酸黄瓜。
这位湾湾“宝批龙”把涪陵榨菜弄得在网上热闹了一阵子后,涪陵又归寂寞了。怎样才能把涪陵的故事讲生动点,有趣点,让涪陵再放异彩。
诸子大师掐指一算,说道: 你们可以再拿荔枝说事呀?荔枝?又是吃的,而且现在涪陵不种荔枝了呀,怎么说事?怎么宣传呢?
杨玉环画像
诸子大师喝了一口茶,点燃一直夹在手上的“工字牌”什邡烟(朋友戏称土制哈瓦那雪茄),缓缓道来: 历史穿越到唐朝,大家都晓得,唐玄宗最爱贵妃玉环,而生于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的肥环妹妹(听说还有其他省、府也在争玉环的出身地,按下不表),最是喜食新鲜荔枝,玄宗哥于是颁旨,从当时四川涪州设专门的驿道直达长安,史称荔枝道。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有人说荔枝是岭南特产,其实在四川忠州、涪州一带早就有荔枝栽培,并且口味胜过岭南,最关键的是涪州与岭南相比,离长安就近得多了。待荔枝成熟时期,农人会摘下上好荔枝,连枝带叶装进新砍下的毛竹筒中,塞好后用蜜蜡封囗,驿站快递小哥早已牵马待命,随即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史记说是三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马地昼夜兼程地飞奔在这条2000华里的荔枝道上,速度之快就是现在的特快小哥也望尘莫及!
大文豪苏东坡的《荔枝叹》,诗词中也说道:“永元荔枝来胶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说的是,东汉永元年间的荔枝,来自广东广西(包括越南北部)的胶州,而在唐玄宗的天宝年间的荔枝,则来自四川涪陵。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陈玄礼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
贵妃一死,说来也奇了怪,涪州这边的荔枝树,一片片枯死了,从此再无“妃子笑”,也可能涪州果农觉得今后朝廷不会再大宗采购荔枝,种出的荔枝也卖不出大价钱了,因而将荔枝树砍伐之。荔枝道从此也就寂静了,往日的繁华终成追忆。那快递小哥也跟到起失业了,他愤然回涪州,欲与心爱的小青姑娘结婚生子,想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哪想到小青呢(实际就是做榨菜的青菜头),因日日思,夜夜盼小哥哥,早已不是水灵灵的模样,岁月把她压榨成另一副相观。从此涪陵再无荔枝,却有了榨菜。
水灵灵的小青妹妹被岁月压榨得鹤发鸡皮
唉呀,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榨菜上头来了,755年杨玉环被赐死后,快递小哥从此失业回到涪州,他与小青妹妹的爱情从唐朝一直穿越到清朝,1898年涪陵榨菜走出涪陵,被世人所识。水灵灵的小青妹妹被岁月压榨得鹤发鸡皮,嘿嘿,老是老心肠好,皱是皱味道够。风云变幻,历史跌宕,涪陵榨菜再经过百多年岁月酝酿,早成中国酱腌菜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002507就是这位快递小哥的代号。
诸子老师把土制哈瓦那雪茄在烟灰缸里杵熄后,伸了个懒腰,然后做了一个总结,很是精辟: 我觉得涪陵榨菜这张名片,已经蜚声中外,就不必筋想怪,南瓜炒白菜,就打好这张牌。既然历史选中了涪陵榨菜,而且已经是世界三大腌菜领军品牌,那一“榨”到底,继续辉煌,继续异彩,做个“千年老店”,直接穿越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