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清代涪州正堂设置的“禁止毒鱼碑”至今警示后人

清代涪州正堂设置的“禁止毒鱼碑”至今警示后人

作者:
王小迟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1/11/13
浏览量
【摘要】:
百多年以前的清代,长江沿线,甚至长江各支流的枝枝蔓蔓叉河汊湾上,当时的政府就有禁渔令,并刻石立碑在河道旁,以碑示警,教育乡党。正常的钓捕是允许的,但恶性的捕捞是违法的,被严厉禁止!

  作者:王小迟 网名半山隐士 重庆文保志愿者 老重庆发烧友 自由撰稿人

  今年6月的一天,骄阳似火,重庆虽然还没热到极点,也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朋友庄子约上我,同行的还有山城小哥,一路驱车前往涪陵马武。为啥子要去马武?去干楞个(什么)?不怕气温40度的炽热吗?

  出了市区,经峡江路→开迎路→石渝高速→钻了好多隧道,过了好多桥梁→接上银白高速→下道还走了一段省道、县道、乡道,很辛苦地来到了涪陵马武镇。

 

 

  传说中的这个地方,是因为在西汉时有大军驻扎在此故命名,这样说马武这个地名就有点历史了。毕竟是二千二百多年了呀。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个关于禁止捕捞天然渔业资源的计划公告。2021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开局之年。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许多人竭泽而渔,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实施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而在百多年以前的清代,长江沿线,甚至长江各支流的枝枝蔓蔓叉河汊湾上,当时的政府就有禁渔令,并刻石立碑在河道旁,以碑示警,教育乡党。正常的钓捕是允许的,但恶性的捕捞是违法的,被严厉禁止!

 

远处拱桥是锁南桥,近处平桥是齐麻桥。

 

  在今天的涪陵区马武镇惠民社区,有一座清代石碑,百余年来仍然矗立在小河边,我们一行人通过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泥泞不堪的田坎,跨上一座当地人称之为的齐麻石桥,石桥距今也有百多年了,虽然桥上的石质龙头风化严重,但桥身还很坚固,我们在一大片竹林旁,找到了这座禁止毒鱼石碑!

 

 

  这是涪州正堂(用现在的话说是涪陵区区长)设置的禁止毒鱼虾碑,经过这百多年,关键是躲过战火,饥馑,文革,目前该碑保存完好,我们对碑进行了测量: 碑高3.8米,宽0.98米,碑顶帽子高0.7米,宽1.4米,碑文《禁止毒鱼》四个字刻得极深,深度达8厘米。

 

 

  朋友庄子长期从事农村农业政策工作,又对《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格外关注并参与其中的工作,对长江十年禁渔颇有心得,这块清代《禁止毒鱼》碑,是“川江之子陶幺爸”在他的研考发掘中查到的,然后和庄子一同去寻找,随后庄子又冒着酷暑带我们​再​实地考察论证。

 

 

  2021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开局之年。也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能为长江十年禁渔做点事尽些力,我们也很欣慰,我们将尽力而为。

  2021年11月1日写于北滨路

  致谢“川江之子”陶老师、老庄老师、山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