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一滴汽油一滴血

一滴汽油一滴血

作者:
杨耀健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1/10/12
浏览量
【摘要】:
旧中国科技落后,抗战前凭天然现象寻找石油,发现四处有油田,即甘肃玉门、陕北延长、新疆独山子、青海柴达木。最先开采的是陕北延长油井,年产量仅数百吨,供不应求,不得不照旧依赖进口“洋油”。抗战爆发运输受阻,大后方闹油荒,各战区告急,影响作战及生产,国民政府提出“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加紧开发油矿。

  作者:杨耀健,重庆市政协委员、现任重庆文史研究会副会长。

 

  旧中国科技落后,抗战前凭天然现象寻找石油,发现四处有油田,即甘肃玉门、陕北延长、新疆独山子、青海柴达木。最先开采的是陕北延长油井,年产量仅数百吨,供不应求,不得不照旧依赖进口“洋油”。抗战爆发运输受阻,大后方闹油荒,各战区告急,影响作战及生产,国民政府提出“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加紧开发油矿。

 

1939年春,在玉门油矿老君庙打出的第一口油井,日产原油仅10吨,后来逐年增产。

 

  开发玉门油矿

  1938年,国民政府经济部决定开发甘肃玉门油矿,但缺乏设备,因仅有的2台先进钻机安置在延长县,而延长县早被红军占领,现属于陕甘宁边区。汉口撤退前,经济部长翁文灏与周恩来协商,周恩来从事关抗战大局出发,满口赞同,并派钱之光具体办理,由八路军将钻机交出来。

  1939年春,在玉门油矿老君庙打出第一口油井,日产原油10吨。1941年成立甘肃油矿局,驻渝办公。经济部部长翁文灏委任能源专家孙越​崎​为总经理,严爽为油矿矿长,金开英为炼油厂厂长。

 

建井初期缺乏钢材,只得用木头做井架,中国抗战之艰苦,可见一斑。

 

  玉门油矿所需水泵、油泵、炼油釜、阀门、管件等设备配件,全部从重庆订购,连同由沦陷区拆迁来的和由重庆江北自来水厂拆卸的钢板、管子、马达等,经长途车运到矿区。油矿职工苦干数月,自行设计制造了24座釜式炼油炉。打井用的水泥,只有重庆一家生产;打井用的重晶石,来自涪陵地区。甘肃油矿局自设运输处于歌乐山,自重庆至玉门沿途设了十多个车站,将各种器材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玉门。

 

能源专家孙越崎

 

  孙越崎本人,每年夏秋常驻玉门督促生产,冬春在重庆,筹划财务预算及器材的收购转运,并兼顾四川各煤矿的产销工作。

 

  创业艰难

  玉门油矿位于戈壁滩,土壤含沙量太多,不能烧砖瓦,唯有采用“干搭垒”的方法,将屋顶筑成拱状形,上盖沙土拌油渣,以避雨雪。后来从外地拉土到矿区烧砖瓦,方可建造楼房。半年的冰雪期,取暖做饭,仰仗祁连山里的小煤窑。炼油剩下的重油和油渣,没有裂化设备再提炼,也被利用来做燃料。粮食来源是数百里外的张掖、武威、山丹等地产的麦子,到手后还须经过面粉厂加工后才能入口。工人穿的老羊皮袄,容易生虱子,又痒又疼。矿上建起蒸汽浴室,把老羊皮袄挂在屋内,以高温杀灭虱。

 

玉门油矿的第一批老职工

 

  1942年,矿区员工达到6800余人,连同家属多达数万人,吃喝拉撒很伤脑筋。矿上只得自办供销社、百货公司和副食品商场,从重庆等城市拉来布匹、衣服、鞋帽、文具和干鲜水果等。又在玉门县办蔬菜农场,并自制酱油和醋。

  人生中有那么几年就是想谈恋爱,能否留住从中央大学、西南联大、西北工学院招聘的几百名大学生,婚姻是个主要因素。孙越崎与邵力子夫人傅学文相识,后者在重庆办了一所女子职业学校,他就委托邵夫人在该校挑选一批肯吃苦耐劳、有志边疆建设的女学生送到矿上,安排担任教员、护士、财会和其他管理及文娱工作。这样一来,矿区气氛活跃,大学生都在这里成家立业,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有不少人被派往美国等石油公司​实​习。我国石油工业战线的许多专家,大多是从玉门油矿起步的,大名鼎鼎的“铁人”王进喜也出自玉门。

 

  万里运油

  玉门油矿的产品,除部分供应西北公路局等单位外,主要销往重庆和大后方。1940年,炼油能力提高到1500吨,储运却远不能适应。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贫弱的中国连贮油罐也无法制造,战前进口的2个贮油罐,转眼间就已装满,车队一时不来拉油,炼油厂就要停工。一方面,前方的战车舰船缺油告急;另一方面,玉门油矿有油运不出来。

 

1940年,玉门油矿炼油能力提高到1500吨,只有数百辆卡车运油,运力严重不足。

 

  孙越崎心如火焚,他借蒋介石到玉门油矿视察之机,请求拨给油矿6万个200公升的空油桶贮油,蒋介石即令后勤司令部拨运了3万个。这些空油桶虽十分破旧,但经检修后大部分能用,炼油厂可以日夜三班连续生产了。油矿​又​新规定来提油的单位自带空油桶,矿上以装满油的油桶交换,用户称便,一举两得。

 

从玉门到重庆往返5000公里,运油车自身沿途要消耗不少汽油。

 

由于缺少机动车,于是另请民工用木板车运油。这是1942年,行进在川陕公路上的人力运油队。

 

陆路运输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油矿局就将黄河上的羊皮筏搬到嘉陵江,用以运油。

 

  但那时没有铁路,从玉门到重庆往返5000公里,全靠几百辆汽车运油,路况车况均不佳,运油车本身消耗油料极大。为节约,油矿局将黄河上使用的羊皮筏子,搬到嘉陵江作运输工具。汽油从兰新公路车运到四川广元,改用羊皮筏子装载顺水漂流,直达重庆,这样可减少约800公里路程。羊皮筏子与空油桶一道运回广元,重复应用。在运输特别紧张的日子,甚至采用人力方式,由民工用木板车运油。

 

汽车拉油到四川广元,改装到羊皮筏和木船上,沿嘉陵江顺流而下,这样既可减少汽车油耗,也可减少800公里路程。

 

没法,油耗再大也得运送汽油。

 

  经过千辛万苦,宝贵的石油运到重庆,支援大后方工业生产。运到各战区,驱动战车。

 

重庆位于嘉陵江下游,是玉门汽油运输终点站。

 

  立功受奖

  1943年,针对国民党政府中某些人不相信能长期开采石油,提议停止对玉门油矿拨款时,孙越​崎​提出年产180万加仑汽油的要求。他逐一审查计划,落实措施,发动员工。到当年岁尾,奋斗目标终成现实,炼油厂、电厂的汽笛齐鸣,人们将他抬着在矿区内欢呼游行,一直抬到露天剧场的戏台上。

 

宝贵的国产汽油运到大后方,支援生产。

 

运到前线为车队加油,为抗战加油。

 

  国产汽油大力支援了抗战。1943年日军强渡风陵渡,企图入侵陕西省。玉门油矿就近供应油料,使中国军队增加运力,及时将苏联援华的火炮拉到前线,阻遏了敌人的进攻。1944年,美军远程轰炸机“空中堡垒”以成都太平寺机场为基地,多次轰炸日军占领区和东京,其地勤用油,使用​的​也是玉门油矿产品。

  因开发玉门油矿卓著勋劳,在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上,孙越崎被授予金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