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重走长征路,迎建党百年——圣源书院红色之旅考察活动生动圆满

重走长征路,迎建党百年——圣源书院红色之旅考察活动生动圆满

作者:
余德福 谯皓中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1/07/24
浏览量
【摘要】:
重走长征路,迎建党百年——圣源书院红色之旅考察活动生动圆满

 

 

  为庆祝建党百年,重温、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新时代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特策划、组织了本次红色之旅考察活动。

 

 

 

 

 

  7月16日,从重庆抵达娄山关。参观娄山关8景,红军战斗遗址、红军战斗纪念碑、毛泽东诗碑等。娄山关海拨1576 米,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娄山有十景:娄山关红军战斗陈列馆、长空桥、玻璃栈道、西风台、夕照亭、观海楼、诗词馆、雁鸣塔、观景台、毛主席题词碑。

 

 

 

 

  7月17日:参观遵义会址,景区位于老城子尹路。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驻在地。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里是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这座教堂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整个教堂占地面积13545平方米。毛主席居住,位于遵义市闹市区中华南路幸福巷。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18日,参观西安黄帝陵。天下第一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拜谒中华儿女共同的始祖——轩辕黄帝。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国家每年都在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祀先祖活动。

 

 

 

 

  7月19日,参观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宝塔山。中国革命的灯塔,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延安城区中心,海拨1135.5米,宝塔山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随后达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回顾延安十三年革命斗争史。始建于1950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参观延安时期的中南海:枣园革命旧址。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会议。参观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革命址。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现今有中央相关领导拟投资20多亿打造新南泥湾。

  7月20日,平安抵达重庆。

  本次红色之旅使我们体会到在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艰辛。在长征途中,官兵一致同甘苦,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20余座在海拔4000米以上。越过“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会议回答了红军在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延续至今,明炎黄文明之伟大。联系港澳台同胞及海外的华侨华人,民族一家亲。已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共祭轩辕黄帝是全球华人血脉相连的生动体现。

  参观延安,领悟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本次红色之旅使我们认识了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明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内涵。在建党一百年之际,以“三牛”精神,社科联领导的几个党支部向党交出满意答卷。

  本次活动以下书法家的作品馈赠,分别赠送给娄山关、遵义会议陈列馆、延安陈列馆等:

  戴三七书法家3幅书法作品;

  李大淮书法家3幅书法作品;

  黄选民毛体书法家3幅书法作品;

  张新之书法家2幅书法作品;

  李先祥新华社高级记者1幅书法作品。

  附:参加单位及人员名单:

  李红军,68岁,中共党员,重庆弘道国学研究院常务副书记。主管药师。

  李国辉,58岁,中共党员,重庆弘道国学研究院副总编。园林工程师。

  张国书,女,63岁,中共党员,重庆弘道国学研究院编辑。高级教师。

  刘进军,63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周易研究会会员。高级经济师。

  龙斯海,63岁,重庆市福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华莲,女,78岁,重庆圣源书院。养生专家。

  余德福,66岁,中共党员,重庆圣源书院院长,重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市周易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支部委员,重庆乾元国学研究院监事、研究员,重庆远古巫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重庆群山老年大学优秀教师、支部委员,北京吉利学院国学系教授。

  圣源书院策划并组织了本次红色之旅活动。

  作者:余德福、谯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