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重庆圣源书院举办“弘扬国学16周年庆茶话座谈会”

重庆圣源书院举办“弘扬国学16周年庆茶话座谈会”

作者:
许江涛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1/05/17
浏览量
【摘要】:
2021年5月15日上午,重庆圣源书院在重庆渝中区中华广场,举行了以“弘扬国学16周年庆茶话座谈会”为主题的院庆座谈活动。圣源书院领导及各分院、中心负责人和知名学者、艺术家等相关社会贤达、名流等20多人共同参加了座谈。

 

重庆圣源书院

 

 

  2021年5月15日上午,重庆圣源书院在重庆渝中区中华广场,举行了以“弘扬国学16周年庆茶话座谈会”为主题的院庆座谈活动。圣源书院领导及各分院、中心负责人和知名学者、艺术家等相关社会贤达、名流等20多人共同参加了座谈。

 

重庆圣源书院余德福院长

 

  座谈会伊始,重庆圣源书院余德福院长回顾了书院自2005年5月15日成立以来,以中国哲学学习小组开始系统学习老子《道德经》,每周六上午1次,每次学习1~2章,学习人数30~50人,学了之后大家谈体会,谈收获,谈践行。

 

重庆弘道国学研究院院长杨芝虎讲话

 

重庆圣源书院余德福院长(左)与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

 

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倪逸林(右)发言

 

  第二年学习孔子《论语》。第三年学习佛家经典《金刚经》,第一讲还请了重庆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华岩寺主持道坚法师来开示宣讲。

  第四年选学了《易经》与《黄帝内经》。并陆续向重庆市科联报有关材料,筹办重庆光大中国哲学研究院,随后3位北大研究生余德福、刘伟浩、刘光华共同努力创办了重庆圣源书院。

 

与会者发言

 

  第五年以后,每年主办、或协办、或联办、或承办有关儒、释、道、易、中医养生等学术讲座。16年来共举行公益性学习及讲座360余场次,深受学术界及国学爱好者的认同和好评。

 

与会者发言

 

  其中三次由市社科联作主办单位或指导单位,两次由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潘勇作专题演讲,圣源书院余德福院长主持,10余家国学研究会、研究院的专家学者教授,包括重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叶贵本,重庆远古巫文化研究会会长、重大人文艺术学院首任院长江碧波,重庆大学杜承南、兰允公、敖依昌、许世虎等教授,民间易学大家霍斐然、肖师荣、王华全等参与互动演讲。

 

与会者发言

 

  16年来,4次公益性印刷、赠送余德福先生编写的《百姓读老子》20000册,出版赠送《光大中国光大哲学论文集》2000册,哲学论文10余篇。今年一季度还在渝中区解放碑协信星光广场举办了“共圆中国梦、奋进新时代”书画名家展和相关的15场公益讲座,深受书画及国学爱好者的赞誉和好评。

 

与会者发言

 

  16年来,圣源书院为传承、弘扬、践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付出。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倪逸林等也给予了书院大力支持,现正在积极协助院长认真筹备“重走长征路、迎建党百年”的红色主题活动。

 

 

  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一带一路门户网创始人、一带一路门户网总编辑杜小东发言说:重庆圣源书院在余德福院长的带领下,始终如一地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交融互鉴,创新发展”为原则,在不断健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一步,一带一路门户网将联动圣源书院一起共建交流服务平台,切实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切实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余德福院长为与会者颁发聘书

 

余德福院长为与会者颁发聘书

 

余德福院长为与会者颁发聘书

 

  重庆圣源书院副院长、易经研究所副所长王南京发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弘扬。我们圣源书院要一如既往地学习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好风气,传播正能量。比如说,在易经学术领域,要杜绝"贼”。因为《礼•五经解》曰:“洁静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贼。“

 

重庆圣源书院副院长、易经研究所副所长王南京(右)发言

 

  几千年历史证明,社会上不少人,学了易经的一些数术,心术不正,就哄骗人,装神弄鬼,胡乱指点"迷津",敛财骗色。类似的糟粕一定要批判,不能让"贼"的东西泛滥,我们一定要抵制。

  只有传播正能量,我们才能行稳致远。

  结合实际,新时代就是要"不忘初心,继承圣贤之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向80岁以上老人赠送礼品

 

  座谈会上,与会者结合学有所用踊跃发言,谈体会,谈收获,谈践行。大家一致表示,将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以传承国学文化为己任,为培养和造就适合于现代文化建设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