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热气腾腾腊八粥   喜气融融国仁源

热气腾腾腊八粥   喜气融融国仁源

作者:
丁华乾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1/01/22
浏览量
【摘要】:
20日晚,一批文化人欢聚沙坪坝梨树湾国仁源茶荟,品老树茶,喝腊八粥,谈拜登就任美国总统,热议乡村康旅产业联盟,畅谈中华传统文化。

  热气腾腾腊八粥,喜气融融国仁源。

  20日晚,一批文化人欢聚沙坪坝梨树湾国仁源茶荟,品老树茶,喝腊八粥,谈拜登就任美国总统,热议乡村康旅产业联盟,畅谈中华传统文化。

 

 

  重报集团党委原副书记、重庆秘书学会副会长叶化龙应邀出席,重庆孔子儒学研究会书记、常务副会长丁华乾主持,重庆舜云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樊容、国仁源茶荟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缨、重庆铁路办事处纪委原书记李开卫、中梁山镇原副镇长邱全、重庆特钢集团党委组织部原部长张怀平、宣传部原部长刘光阳、沙坪坝区玉石文化促进会会长云水等同志出席腊八茶话会。

  叶化龙亮出了珍藏多年、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和晶莹剔透的汉代龙玉雕等,并讲解其制作年代、形制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

 

 

  丁华乾播放了巜重特记忆史诗》录音,那多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主持人播出的诗句,饱含深情、如诉如泣、抑扬顿挫,将大家引入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为2万共和国特钢建设者致以深深的敬意,祝愿他们牛年安好、万事顺意。

  原特钢中层政工干部張怀平、刘光阳,回忆起一桩桩、一件件的特钢往事,那年那景历历在目,令人心潮澎湃,往事不堪回首,留念难以挥却。

  刘光阳还对聚会进行了现场转播,发向正在拍摄的中国铁道兵CC丅V线上春节联欢直播晚会的视频中。

 

叶化龙应邀出席

 

  樊容则介绍了他引入市民自筹机制,在巴南南泉街道杨市村开展乡村旅游的十年“试验”历程,并宣布正筹组中国乡村康旅产业联盟的消息。据介绍:该组织是在志愿原则下以资产为联结纽带的以公益服务为主的民间组织机构,主要开展文化、旅游、康养、种养植产业,以带动乡村振兴、小镇培育、城乡统筹发展。

 

李开卫挥毫疾书

 

  大家围着一锅土鸡汤,喝着腊八粥,饮着自酿人参红枣酒,拈着腊肉、香肠、猪耳朵往嘴里喂,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年的气氛就提前出来了。

  期间,李开卫挥毫疾书了几幅俊逸潇洒的书法作品,赠送给了大家。

 

 

  延伸报道: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腊八这天民间百姓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

  徐珂《清稗类钞》即云:“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做法,宋末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载云“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清代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的做法则更为复杂:“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从清代开始,每年的腊八节,北京的雍和宫都要举行盛大的腊八仪式,由王公大臣亲自监督进行。《燕京岁时记》载:“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清人夏仁虎《腊八》一诗就是描述这一盛况的:“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丁华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