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我家的老相框(散文)

我家的老相框(散文)

作者:
黎强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1/01/08
浏览量
【摘要】:
至今,我家的老相框,依然还在,依然还挂在母亲的房间中,只是其中的相片内容丰富了很多,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亲情的永恒。而那张我的婴儿“裸照”,我保管得好好的。我经常在一个人时,拿出来看看、想想……

 

 

  那些年,由于物质条件差,照个相、留个影,都是比较奢侈的事情。遇到家人团聚、子女参军入伍、毕业留念或三五个要好的同学庆祝某个同学的生日,才会去街上“东风”照相馆或“工农兵”照相馆,照张像作为纪念。在当时,照相技术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样的科技水平,因此,照出来的相片,基本上都是黑白的。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家里某面墙壁上,都挂着相框的。条件好点的、讲究点的家庭,那相框做得大,长方形的,长条形的。气派的家庭,相框还蛮多的,有的挂了几个房间。从相框中,可以熟悉这个家庭的社会关系,也可以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

  我在同学家里的相框中,看见过同学父亲在战场上挎枪骑马的照片,那英姿飒爽英雄般的神采,让我们这帮同学真的羡慕不已。我还在另外同学家里的相框中,看见过同学爷爷土改中揭发地主、批斗地主、有了自己土地的照片。那照片太陈旧了,皱巴巴的,已经泛黄了,放置在相框中间显眼的地方,可能是纪念同学的爷爷早已经不在人世了,也可能是提醒后辈人不要忘记“阶级苦、血泪仇”。

 

 

  我还在一个同学家里的相框中,看见了他爸爸的照片,年轻、帅气、特别显得有精神。一问,才知道他爸爸在修建成渝铁路时因爆破事故牺牲了。难怪,我这位同学在班上或同学们面前,都很少讲起他爸爸的情况。原来,他的爸爸,早已经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住在河坝街老街的我,家虽穷,但家中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相框。在我的记忆中,相框里有我父亲的照片,是系着红领巾的。父亲曾在当地团县委公干过,还当过团县委的校外辅导员,因此,去学校开展辅导工作,就会系上红领巾。照片上的父亲,风华正茂,看得出是一位热情向上的青年。父亲的眼睛本来有点小,但系着红领巾、担任校外辅导员的父亲,眼睛睁得大大的,炯炯有神。

  这张照片,至今还在。老相框里母亲的照片,剪着齐耳的短发,很漂亮。母亲曾对我说,那是她在中梁山煤矿当护士时照的。后来因为“压缩”(这是当时的政策俗语),从中梁山煤矿调回厂部在江津后衙门的地区造船厂,属于地区级单位,在当时的江津老县城,地区级单位还真数不出来几个呢。在我家的老相框中,有我仨兄弟的合影,更有我一家五口每年春节在街上照相馆照的“全家福”,也有我、哥哥、弟弟与同学的合影。

  在老相框中,存有我出生不久后坐在藤干椅上的留影,估计只有七、八个月大小。胖胖的、肥嘟嘟的,全裸。那时小,不觉得相片全裸有啥羞人。渐渐长大了,总感觉老在相框中摆放这样的照片有点难为情,便在某一天,趁大人不在家,取下相框,退出相框背后的楔子(实际上就很小的“分钉”,不是“寸钉”),把自己那张照片拿出来藏起来了。

 

 

  不知道过了好久,那天晚上,父亲喝着小酒,与母亲谈起我生下来多病,还差点没救活。谈着谈着,话题就转到那张“裸照”上面去了。父亲有点酒意了,想看看相片,让母亲取来相框,却见相片不翼而飞了。这下,我私自取下相片的事情就露馅了,把头低着不开腔。

  父亲一改平时的脾气,好言好语让我把相片拿出来,说,爸爸想看看,爸爸告诉你相片里的故事。实际上,我内心是担心父亲又把我的“裸照”收去,又挂在老相框上,多不好意思的。一见父亲说讲相片上的故事,才半信半疑地从床铺草垫里把相片拿出来给了父亲。父亲拿起相片,呡了一口酒,说,二娃呀,你知道不,你妈妈怀你、生你可受苦了,吃没吃啥,想吃点啥市场上也买不到呀,家里也不富裕,真是难为你妈妈了。

  二娃,你生下来,整整十斤,在接生的保健所,轰动了,是大新闻呢。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要记得你妈妈为你吃的苦,要对你妈妈好哟。说罢,把相片还给了我,自己端起酒杯,猛地喝了一大口。在当时,我不太懂父亲的话,似懂非懂地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母亲在一旁,眼睛红红的,没说一句话。

  不过,至今,我家的老相框,依然还在,依然还挂在母亲的房间中,只是其中的相片内容丰富了很多,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亲情的永恒。而那张我的婴儿“裸照”,我保管得好好的。我经常在一个人时,拿出来看看、想想……

  作者: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