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1945年9月3日:重庆庆祝抗战胜利
作者:杨耀健

1945年9月3日,重庆民众狂欢庆祝抗战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国海军旗舰“米苏里”号上举行,国民政府将次日即9月3日明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在渝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9月3日早上,重庆微风和煦,吹拂着国民政府花园里的榕树和雪松。国府大员济济一堂,互相恭贺胜利,喜气洋洋。8时半,蒋介石身着特级上将制服莅临,主持遥祭国父孙中山仪式。

11时20分,蒋介石自曾家岩官邸驶往军委会。其时,军委会门前广场上,已有无数市民守候。
在蒋介石的率领下,文武百官向东垂首,面朝南京中山陵,缅怀国父孙中山。蒋介石亲自宣读祭文,该文为骈体,对仗工整,但全部是文言文,不大容易读懂。其大意为强敌入侵中国蒙难,全国奋起喋血八年,军民效命盟邦支援,终于获得空前胜利。驰念国父在天之灵,特意告慰。
此时,毛泽东正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单独会谈。

打着二战盟军领导者画像横幅的庆祝民众
9时正,“陪都庆祝胜利大会”在较场口会场隆重举行,10万民众到会。会场上悬挂着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蒋介石的巨幅画像,他们是中英美苏四强国的象征。会场还设置了一座大型地球仪,松柏树枝点缀的巨大牌坊一座又一座。大会进行中,远处炮台突鸣礼炮101响,取意为“和平之声”。某些市民听惯空袭警报,一听炮声犹悚然有恐,后来意识到此乃庆祝和平之声时,不禁哑然失笑。

驻渝美军参加游行
国民政府秘书长吴铁城、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莫德惠先后在会上致词。蒋介石没有出席庆祝大会,但大会宣读了他署名的《胜利日文告》:
全国同胞们:
日本已向我们联合国家正式签订降书,世界反侵略战争至今已经完全结束了。我们中国八年来艰辛的抗战,到今天,总算是达到了最后胜利的目的。今天是薄海欢腾的一天,也是我全国同胞在饱受维艰、备尝痛苦之余,应该庆祝鼓舞的一天。我们遥祭国父,告慰我们中华民国开国导师在天之灵,也可以告慰国民革命先烈和抗战期中慷慨捐躯的军民先烈之灵。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的痛苦和牺牲,才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这一个光荣的果实,是全国同胞每一个人所应该十分尊重和保持的,只可使之发扬光大,不可使之有所损害,以至于丧失!中正个人感怀过去全国的奋斗,抚念当前的满目疮痍,更觉得感想万千,不知所云!

陪都重庆抗战胜利大游行
在此从战争到和平的紧要关头,我们正与各盟邦结束五十年来日本侵略主义酿成的险恶局势,共同缔结东亚与世界普遍永久的和平与安全。我们更须在四邻亲睦,四境安定之中,收拾残局,恢复秩序,救济收复区被难同胞,抚恤死伤军民的遗族,安辑闾阎,医治疾苦,而且为使过去牺牲真正有代价,更必须在此时际,开创民主宪政的规模,巩固国家统一的基础。
我全国同胞在过去曾经团结一致以支持抗战,争取胜利,在今后必能团结一致,使民主与统一共柢于成,使民生主义的政策与计划在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得以贯彻实施。因此在薄海欢腾同庆胜利之今日,谨以国民政府关于内政最重要最具体的方针,陈述于我全国同胞之前,共资策励。……
庆祝大会通过了给蒋介石、三大盟国领袖、抗战将士、太平洋盟军、抗属和收复区同胞的致敬电。

抗战胜利纪功碑
11时20分,蒋介石自曾家岩官邸驶往军委会。其时,军委会门前广场上,已有无数市民守候。11时54分,蒋介石自军委会出发巡视,车队前面是三辆摩托车开道,其后为一辆吉普车,上载掌旗官,手执上书“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大旗一面,然后是蒋介石所乘敞篷座车,代总参谋长程潜同车。再其后则是一长串车队,载有各院部长官和重庆市头面人物,顺序为居正、戴传贤、于右任、吴铁城、冯玉祥、白崇禧、吴鼎昌、吕超、陈立夫、陈诚、张治中、吴国祯、谷正纲、王缵绪、莫德惠、贺国光、方治、贺耀组、康心如。
12时1分,车队抵达中兴路口,穿越“胜利门”,军乐大作,仪仗队持枪致敬。之后车队取道较场口、民权路、过街楼、林森路,12时40分返回曾家岩官邸。
从较场口通往曾家岩的城区马路两旁,挤满了上百万重庆市民,各个交叉路口都有人在燃放鞭炮,以至于短短一段时间内,路上竟堆积起一层鞭炮爆炸后的碎纸屑。整个上午,城内的天主教约瑟堂、基督教福音堂里充满了喃喃的谢恩声,佛教罗汉寺里也钟磐齐鸣,教徒们和僧众们朗诵的经文声冲出寺墙,回荡在辽阔的天际。

驻渝美军参加游行
在几条主干道上,再也没有今天这样熙熙攘攘的了,马路边人山人海不说,临街的住户都拿出桌椅板凳站在那里引颈观望,等着蒋介石的车队到来。但为了保安,二楼以上窗户全部奉命关闭,不得有人。电线杆上悬挂的高音喇叭,每隔片刻就播放一次盟军在日本受降的号外,伴之以雄壮的军乐声。同时电台还播放了国民政府的命令:褒恤抗战阵亡将士、褒奖全体官兵、停止征兵免赋一年、分别检讨废止各种战时法令。喝得醉醺醺的美国大兵,在盟军联谊社附近几条街上逛来逛去,争相购买一些土特产作为纪念品,因为很快就可以回国去度圣诞节了。
12时半,各界大游行开始,参加者10万人,美国盟军加入游行队伍。至午后15时半游行行列渐散,全市交通始行恢复。

1945年9月3日,重庆街头,民众欢庆抗战胜利。
中央社讯:“八年来沉着紧张领导全国抗战之陪都,显已变成一个狂欢之都市。街头巷尾,人群拥挤,交通为之断绝六小时。百万市民陶醉于千载难逢之欢乐中。对于抗战中身受之苦难,似已忘怀。”
《中央日报》刊登《日本降书全文》。
重庆各大报标题:《大战已胜利结束 日本投降书签字》、《蒋主席昨宴毛泽东 明举行胜利茶会》、《我机降落上海 市民冒雨夹道欢呼》、《陪都今日祝胜 大会毕后整队游行》、《四联总处复员工作》、《麦克阿瑟演说》。
邵冲霄发表《中日关系的回顾》,历数甲午之役、日俄旅顺口之战、“九一八”、“七七”。
《中央日报》刊登《血换来的胜利》,历数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王铭章、陈安宝、张自忠、唐淮源、李家钰等将军。

1945年9月3日重庆欢庆抗战“胜利日
南社诗人柳亚子作《四五年九月三日为庆祝胜利日有作七迭城字韵》:“还我河山百二城,阴霾扫尽睹光明。半生颠沛肠犹热,廿载艰虞志竟成。团结和平群力瘁,福强康乐兆民荣。嘤鸣求友真堪喜,抵掌雄谈意态京。”
空军诗人陈禅心作《日本天皇乞降集工部句》:“胡为倾国至,拓境功未已。丧乱死多门,壮士泪如水。回首白日斜,秋风亦已起。笳鼓凝皇情,一朝自罪己。战地骸骨白,至死难塞责。更觉片心降,士卒终倒戟。”
马路边的民众还在叫嚷着,欢笑着。八年来,他们满怀忧郁,生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人都没有热情可言。然而,到了今天,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他们方才无所顾忌地将所有的热情全部倾注出来。明天才是筹划未来生活的日子,而今天,陪都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像兄弟姐妹一样聚集在一起,欢度胜利日。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中,中华民族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所获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的胜利。
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山城重庆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节日气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