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来渝推介“幸福果” 揽下10.8亿大单
发布时间:
2020-11-29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李云波
11月28日,借助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这个大舞台,“延安苹果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渝举行。活动旨在为渝延两地企业家提供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延安苹果销售市场,提升“延安苹果”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辖1市2区10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5.6万。境内乾坤湾和壶口瀑布“两大奇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奔腾向前的精神象征。独具特色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使延安成为国家重要能源接续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延安立足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现代农业,加快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提升果业质量效益,走出了一条“小苹果、大产业、大带动”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苹果产业已成为延安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持续效益最长的农业第一主导产业,“红苹果”成为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苹果”“幸福果”。在苹果产业的有力带动下,2018年延安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延安市土地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高海拔、高光照、高温差、无污染” 气候环境造就了无以比拟的自然优势,完全符合世界粮农组织苹果生长“七项指标”要求。
据了解,延安苹果种植已有70多年历史,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产量370万吨,综合产值200多亿元,苹果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二十分之一、全国十分之一、陕西三分之一。目前,该市13个县区全部建成省级优质苹果基地县,是中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中国苹果先进技术示范区。延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延安苹果”“洛川苹果”生产技术标准,发布了标准综合体,建成苹果大数据平台和二维码贴标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延安苹果生产销售有了“身份证”、电子档,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
同时,延安严格按照国家绿色标准,全面实施“双减”行动,认定绿色有机基地120多万亩、良好农业30多万亩、出口基地14.5万亩。有3个县区整县通过国家绿色和良好农业生产基地认证。
苹果产业后整理水平全国领先。延安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推动现代果业发展,加快建设以智能选果线、冷气库、品牌直营店为重点的后整理现代装备体系,拉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让果农在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全市现已建成最先进的4.0智能选果线103条,对苹果颜色、大小、糖度、硬度、霉心病精准分选,小时选果能力达到350吨以上,精深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以上,冷气调贮能力达到147.3万吨,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直营店339家,实现了高端市场冷链配送“全程鲜”。
苹果区域品牌价值持续攀升。延安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形成“延安苹果”“洛川苹果”两大区域公共品牌,“延安苹果”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洛川苹果”注册为中国驰名商标,特别是“延安苹果”注册仅仅三年,一跃进入全国苹果区域品牌前三,“洛川苹果”更是以687.2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国水果类价值榜首。
在海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美誉。延安苹果以俊俏的外形、甘甜的口感,先后取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等30余项重大国际活动冠名权,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作为“国宾礼”多次赠送外国元首政要。
自2007年以来,延安已连续举办十三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201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来自3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延安苹果赞不绝口,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广大客商云集延安,延安苹果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高端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
“延安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红色热土,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生产管理和经营理念,全面实施基地、质量、装备、品牌、效益五大提升工程,努力将延安打造成为世界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出口基地、贸易基地和名副其实的世界苹果之都。”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在会上表示。
推介会还举行了隆重的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涉及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观光采摘和有机肥厂建设等领域。
据延安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签约活动集中签约项目9个,共投资9.64亿元,加上会前签订的8个项目投资1.16亿元,总投资达10.8亿元。“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将为延安果业高质量发展乃至农业农村经济的再次腾飞注入新的动力。”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国家农业农村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副司长刘涵、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唐双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瑞雪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150余人出席活动。
(李云波 图/文)
10.8亿大,苹果,延安,品牌,世界,农业,国家,洛川,产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