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融合创新·互惠未来,走工业旅游融合特色发展之路

融合创新·互惠未来,走工业旅游融合特色发展之路

作者:
宋寿平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0/11/12
浏览量
【摘要】:
工业与旅游如何“无缝对接”
融合创新·互惠未来,走工业旅游融合特色发展之路

 

 

  抓住时代机遇,打造城市新地标

  近几年,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旅游日渐走红,发展工业旅游对促进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和旅游业融合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我国作为工业大国,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全面,发展潜力巨大,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的工业文化,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工业旅游作为创造工业遗产新价值、拓展新兴旅游的新路径,正在不断地重塑中国的“地理新地标”。

  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结合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使命,进一步丰富工业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一是弘扬中国工业精神,为建设制造强国凝聚强大力量。二是推动工业文化产业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三是增强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和工业设计能力,丰富工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四是深化工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五是讲好中国工业故事,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

  有关部门预测,未来5年,工业文化旅游接待游客将超过10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超过2000亿元,新增旅游直接就业超过12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新增超过600万人。

 

  提升工业文化内涵,工业因旅游而生动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名城,素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北方瓷都”之美誉。也是工业旅游发展的闪亮新星。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旅游发展,挖掘工业文化深厚内涵,推进“工业遗存+文创产业+城市生活”高度融合。利用现有工业遗址、产业基地,开展工业文化体验,形成了开滦“井下探秘游”等一批工业转型发展项目,构建了以中国工业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南湖旅游景区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引领、多点共簇的产品格局,丰富的工业旅游业态,与世界文化遗产游、生态城市博览游、海滨海岛休闲游等共同构成了唐山七大旅游产品体系。工业旅游已经成为唐山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促进唐山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工业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超过400万人次,成果丰硕。

 

 

  唐山工业旅游发展迅猛,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持续创新升级,培仁历史文化街区、汉斯·昆德故居纪念馆、金达纪念馆等一批项目全新亮相,有力提升了唐山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工业旅游打造成唐山转型发展的靓丽新名片,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为唐山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融合创新·互惠未来,工业旅游再出发

  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致力于实现工业遗存与城市文明的和谐共生,把深耕工业旅游作为以产业转型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奋力推动这座百年工业城市拥抱新时代、落实新理念、再创新辉煌。特别是唐山发起创办并连续承办了四届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成立了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体,为成员单位搭建了展示、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为企业打开了形象展示的新窗口,让大众有机会近距离体验工业文化独特的美感。

 

 

  第四届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于11月10日-12日在河北唐山召开,会期3天。至此,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已经举办四届,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体成员单位增至82家。联合体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为各个成员单位提供更加广阔的宣传推广、创新发展、交流合作平台。

 

 

  因煤而起,因钢而兴,这里孕育、积淀了丰厚的工业文明。近年来,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唐山用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前进。引领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兴盛与崛起,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