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洗澡儿
发布时间:
2020-11-03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黎强
小时候,一到夏天放暑假,紧挨江津河坝街的长江,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到夏天,长江边就是我们这群娃儿的游乐场和狂欢地,在河滩、沙坝、回水沱捉鱼摸虾的快乐,往往是在偷偷摸摸瞒着大人的情况下获得的。这些诱惑,又恰恰是付出了被打屁股、罚站、饿一顿饭的代价。
那年月,长江河是原生态的,没有像现在这样整治过,一到夏天涨水期,昏黄的河水就像脱缰的野马,充斥着许多危险。而街坊四邻的孩子们哪里会认识这些危险——其实是大人担心我们在长江游泳出事儿——只要有机会,就会不顾一切跑到江水中嬉戏游泳(我们那个地方俗称下河洗澡儿)。
有一年夏天,河水暴涨,滔滔江水看起来都吓人。某个星期天,担心我们仨兄弟会下河洗澡儿的母亲,把我们锁在家里。仨兄弟想尽了一切办法,硬是把门锁打开了,屁颠屁颠地跑向长江边狂欢起来。玩兴正浓的仨兄弟,完全忘记了平时父亲母亲告诫的不准下河游泳的训导,沉浸在江水中疯到了极致。玩得煞是高兴的我,忽然觉得光溜溜的屁股上一阵火辣辣的刺痛,扭头一看,是气冲冲的母亲挥舞着一截那时船工拉船的纤藤,很劲儿往我的屁股上挥来。瞬间,我的屁股上出现了一道道血痕。哥哥、弟弟眼尖,见状已经跑得老远,躲过了被挨打的局面。原来,我的母亲交待哥哥,把晚上的米饭蒸好——那时用的是甑子——哥哥把饭蒸着这事儿彻底搞忘了,旺火把锅里水烧干了,连同米饭、甑子一起全烧糊了。
那时,一到夏天河边游泳的人潮中,我们非常羡慕一件事,就是五颜六色的游泳裤,特别是红色的游泳裤,令我们格外崇拜。父亲母亲是不允许我们下河游泳的,更不会给我们置办游泳设备(游泳裤、汽车轮胎等等)。怎么办呢?大我三岁的哥哥出了个主意——用红领巾制作。可是,每天上学必须要佩戴红领巾,这又是个难题噻。于是,仨兄弟一合计,去捡废铜烂铁卖,把钱拿去到文具店买红领巾。“聪明”的哥哥哪里想到,母亲一看仨兄弟中某个是戴的新崭崭的红领巾,必定追问旧的红领巾哪儿去了,经不起大人的追问,只好坦白。于是,仨兄弟齐刷刷被罚站,饿了一顿饭——当然,只是吃饭时间没让吃,过了个把两个小时,母亲才允许我们吃饭,还一直在旁边说着,吃慢点,吃慢点,下次再撒谎,就没得今天松活哈!
左邻右舍的娃儿,到了夏天,都喜欢下河洗澡儿,都被各自的大人教训过,但这也很难阻止娃儿们对长江的向往,对下河洗澡儿的渴望。又是一年夏天,某个中午,趁困倦的母亲午睡时,我们仨兄弟又悄悄溜了出去,约上竹器街的王二娃、半边街的周莽子,一起在通泰门沙嘴河边游泳,几个娃儿疯着、乐着,突然上码头传来呼叫声,快救人!快救人!我们几个娃儿往江面上一看,只见一个黑脑袋一沉一浮的,朝我们这边飘来。哥哥毕竟比我们大几岁,连忙拉着王二娃、周莽子往停靠在江边上的一艘运煤船跑去,在尾舱处喊醒了午睡的船工们。被惊醒的船工急忙丢的丢绳子,甩的甩蒿杆,有两个船工想都没想就跳入江水中,拼命向黑脑袋游去——把因为在水中突然发生抽搐的黑脑袋救了回来。事后,这个事情被居委会晓得了,居民小组长代表居委会、带着被救起的黑脑袋,到我们家来致谢——母亲才知道我们做了好事。母亲这次没有责骂我们,让我们端端坐在桌子边上,她自己去了厨房,不一会工夫,给我们仨兄弟每人煎了两个香喷喷的荷包蛋。
自此以后,母亲好像不大反对我们下河洗澡儿了,我们自己也觉得我们好像长大了……
下河,我们,母亲,兄弟,游泳,夏天,哥哥,洗澡,娃儿
上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