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部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重庆新印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687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您的位置:
首页
>
>
“贵水黔鱼”进山城好吃还不贵

“贵水黔鱼”进山城好吃还不贵

作者:
文/丁华乾 图/李云波
来源:
印象重庆网
2020/10/02
浏览量
【摘要】:
 “味道好!肉质嫩而不烂,味道香而不腥,汤白而浓酽,丝毫不亚于江河鱼!”开鱼馆十多年的刘老板如此评价。

 

 

  9月30日上午10时许,渝北区三亚湾国际海产品交易示范街区正式开街。活动现场,鼓乐喧天,彩旗飘飘,市民载歌载舞,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更有不少网红大腕携粉登场,现场直播带货。

  提到三亚湾,喜欢吃海鲜的重庆人耳熟能详。这里,一直有舌尖上的美味,也有曾经的“蓬头垢面”。经过渝北区政府一年半的大力整治,“三亚湾”已实现华丽蜕变,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吸附力开始凸显。“三亚湾”立足重庆,辐射西部;再造线下,打通线上。如今,“重庆三亚湾 海鲜新中心”的轮廓已清晰可见。由重庆廖老大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三亚湾国际海产品交易示范街便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应运而生。

 

 

  开街仪式上,在“贵水黔鱼”相约重庆新闻发布会环节,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兴科在致辞中提到:贵州与重庆,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黔渝两地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寻找合作机会。较早前,由贵州水投和重庆市水产商业协会合作引进的“贵水黔鱼”已进驻三亚湾市场。

 

 

  “贵水黔鱼”来渝就是两地在生态农业产业合作的具体实施。据了解,2018年4月,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清理取缔网箱养鱼,投资 2亿元组建了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集约式发展生态渔业。“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展湖库大水面生态渔业面积25万亩,投放鱼苗700多万斤,并成功注册“贵水黔鱼”品牌商标。投资的生态冷水鱼产业和苗种繁育场,共带动5000余人就业、库区农民1万余人增收。”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余艾萍介绍说。经过2年多的发展,贵州生态渔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实现“零网箱·生态鱼”目标。

  目前,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已进入“10年禁捕期”。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特大中心城市,吃惯了长江河鲜的市民仍然渴望吃到美味、鲜活的生态鱼。而贵州生态鱼正好替补上来,满足了重庆市民对优质河鲜的需求。

 

 

  “‘贵水黔鱼’刚刚进入重庆市场1个月,供应了一批鱼港、酒家,销量已有2万斤左右,商家反映良好。同时还进入了部分超市和寻常百姓家,成为替代长江河鲜的优选生态水产品。”重庆地区总经销雷小兵如是说到。

  前些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的倡导下,贵州省提出了“黔货出山、协作扶贫”的方针,一批批贵州山货走出大山,远销全国各地。借此契机,贵州省生态渔业公司打造的“贵水黔鱼”品牌,主打“高原深山湖”的生长环境,“人放天养”的养殖方式,劲推“黔鱼出山”。

 

 

  “贵水黔鱼”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更遵循自然规律,不投放任何饲料,充分激发鱼的原始活力;同时,相对于野生鱼,又增加了人工检测,确保水质健康、鱼类安全。从而造就了“贵水黔鱼”独有的“深山湖、原水鱼、慢慢长、好好吃”的品质特征,逐渐成为贵州又一特色名片。

  “味道好!肉质嫩而不烂,味道香而不腥,汤白而浓酽,丝毫不亚于江河鱼!”开鱼馆十多年的刘老板如此评价。

 

 

  记者在三亚湾海产品交易市场廖老大海鲜门市看到,放养“贵州生态鱼”的鱼池内水质清澈,水体循环流动。从贵州深山水库打捞,历经 650公里运来的花鲢、鲤鱼、鲢鱼等生态鱼在池中游动,丝毫没有疲惫感。店里店外,前来咨询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场面颇为热闹。

  培育中国特色小镇工委会西南执委会主任唐丽告诉记者,贵州生态良好、气候涼爽,大中小水库和溪流众多,其纯净的水质特别适宜放养冷水生态鱼。唐丽感言,本次推介活动不仅为“贵水黔鱼”搭建起了供需见面、招商引资的平台。同时,也凸显了贵州的资源富集和生态优势。

  “据我们统计,三亚湾市场现在每月仅钳鱼、多宝鱼、鲢鱼、鲈鱼4个品种发货量就达到185万公斤左右。生态、健康、美味的贵州高山湖鱼应能畅销重庆市场。”重庆廖老大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良平表示。

 

 

  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来临之际,广大市民朋友不妨前往渝北三亚湾国际海产品交易示范街逛逛,与“贵水黔鱼”来一场舌尖上的美味相约。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商务委、贵州省生态渔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渝北区人民政府指导,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水产商业协会、渝北区三亚湾国际海产品交易示范街区主办,五己影视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重庆瞄瞄购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文/丁华乾 图/李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