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版权
铜锣峡 | 让心灵在空谷足音中放飞
铜锣峡,据《华阳国志》记载,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大山挡住长江去路,即挥开斧辟之,山裂处便是铜锣峡。多么美丽的传说啊!只因铜锣山脉横亘重庆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因长江以不可阻挡之势横冲截断,南山在右,铁山坪,玉峰山在左,形成铜锣峡,上峡口唐家沱至下峡口郭家沱,全长2.3公里,江面宽约100米左右,岸边礁石嶙峋叠嶂,时下江水混浊湍急,波澜不惊,艘艘航船驶过才见惊涛拍岸,有如铜锣之声;两岸青山绿翠妩媚,山高达500米左右,南北两条公路在山腰间穿过隐隐略显,公路上车轮滚滚,川流不息;峡谷中汽笛声轰鸣声,声声入耳。
猫儿峡,铜锣峡,明月峡。古人把这三峡称为“巴渝小三峡”。小三峡中的铜锣峡,离城区最近,就在江北区。
历史上,铜锣峡发生过四次战争。宋时,蒙古大军南下,欲攻下重庆,在铜锣峡受阻,被宋军守将赵暹杀败。
明初,明玉珍在川东立大夏国建都重庆,朱元璋派兵进剿,在铜锣峡与明军大战,明军水陆进攻,灭了大夏国。
明末,张献忠集船万余,抵铜锣峡郭家沱,久攻铜锣峡不下,派数千精兵由陆路攻占江津,抢船顺江而下,两面夹攻,明军败,重庆失守。
民国,军阀混战,重庆的杨森与成都的刘湘在铜锣峡开打,杨森打败被赶跑,刘湘统一了全川。
在上峡口新建一处亲水园区,建有“望江楼”及观景平台,供人们更好地观赏长江浩荡天际流的美丽风光。
在北岸中段有“峡江步道”,沿步道登山可达铁山坪观江景平台。其中“峡江辉映,锁江遗址”一组雕塑,栩栩如生的人像叙述着明朝末年守军利用天堑阻击张献忠60万大军溯江犯境那段历史。
在南岸中段同样有条山间林中小道可达放牛坪。笔者曾步行走了数条到铁山坪,玉峰山的步道,放牛坪山道和南北两条峡江公路,可让心灵在空谷足音中放飞……
在公路上行走疲了,用路边温泉水洗洗脸泡泡脚,舒畅又惬意,再抬头观看古人的诗句,真的是消除疲倦的快事。
“倚棹望云际,寥寥出峡清。心如无一事,愁不在三声。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 宋朝释文兆,还有冯时行,范大成和王维的诗如此描述铜锣峡。哦,原来古人称之为巴陵峡。
铜锣村座落在下峡口江岸边上,两栋已有50多年,原望江机械厂职工楼房,至今还牢牢拴着他们不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