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的三座汪逆跪像
发布时间:
2020-04-02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庞国义
重庆著名古镇磁器口有一座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前塑着大汉奸汪精卫、陈璧君夫妇一对跪像,人称“汪逆跪像”。这是在磁器口展出的第三座汪逆跪像。先后三尊塑像各有不同遭遇,成为中国雕塑史上一个奇观。

王临乙设计汪逆像 泥塑遭毁被火葬
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长汪精卫夫妇叛国出逃投靠日本,举国大哗,国人无不切齿痛恨,各界纷纷口诛笔伐,陪都各界爱国人士发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建墓铸逆”运动。
所谓“建墓铸逆”,就是在抗日英雄的墓前,铸造汪精卫夫妇的跪像,让汉奸卖国贼遗臭万年,为世世代代所唾骂。
1940年2月,由社会贤达和爱国政治活动家等各界代表组成了“重庆各界声讨汪逆罪行委员会”,公推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为该会委员长,确定由中央美术研究院王临乙教授主持设计汪逆跪像。
王临乙教授不负众望,在日机猖狂轰炸的恶劣条件下,在卧榻上倾心构思,在防空洞里反复琢磨,在简易木桌前精心描画,很快设计出了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汪逆跪像。
设计中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高2.7米、长3.8米,士兵像长2.4米、宽0.8米,全部采用合川及北碚所产纯淡白石为原料;汪逆跪像为铁铸,夫妇俩双臂束缚在背后,像是被捆绑着下跪,衣服上几条皱纹松垮无力,人物脸部表情似痛悔又似狡辩,其虚伪奸诈的本质暴露无遗,表现了这对汉奸可耻可悲的丑相。王临乙将其先做成泥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之后再进行铁质铸造。
在1942年12月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上,汪逆跪像泥塑模型格外引人注目,参观者把塑像围了个里外三层。看见汪精卫陈壁君这两个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观者无不切齿痛恨,异口同声地加以谴责。
会展完毕,汪逆跪像泥塑模型被移到磁器口附近的凤凰山中央美术研究院临马路口公开展出,更是引起轰动。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教育学院、南开中学等大中学校学生近水楼台捷足先登,附近的兵工、炼钢、缫丝、纺织、印刷、化工等工厂的工人也纷纷赶来,沙磁公路上人来人往,凤凰山下排起长龙,人人踊跃,先睹为快。
居住市区的各界民众从四面八方向磁器口聚集,公运公司七磁线每20分钟一辆班车,满载乘客沿七星岗、两路口、牛角沱、土湾、小龙坎抵达磁器口金沙正街;从临江门到磁器口的河运线上,庆磁公司旗下“庆磁”、“庆合”、“庆安”、“庆复”号客轮班班爆满;甚至从渠江、涪江、嘉陵江流域各县运送物资来的船工,靠岸磁器口码头卸货,也结伴前来看闹热。
被日本飞机大轰炸害苦了的老百姓,对着汪逆泥塑用口水吐不出气,又捡起石块砖头打击,更有甚者,拿起木棒扁担乱砍,把个汪精卫陈璧君打得“粉身碎骨”,变成散架的泥巴坨坨,成了拣都拣不起来的渣渣,剩下一些篾块条条,也被人拿去一把火烧成了灰灰。
第一座泥塑的汪逆跪像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更多的重庆市民没来得及观看发泄,都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赶来看。于是,要求铁质铸造的汪逆跪像早日建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冯玉祥再造青石像 石像残缺被土葬
人民群众铸逆热情高涨,热火朝天,几个月又过去了,塑像却千呼万唤不出来。说怪也不怪,其中原因不说人们也明白。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叛国投敌,是国民党的巨大耻辱,在国际国内留下千秋笑柄,作为一把手的蒋总裁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哪!
蒋介石思前虑后,觉得汪精卫的跪像摆在街头容易引起对党国不利的联想,人们在骂汪精卫的同时很容易附带着把国民党一起骂了,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打耳光吗?于是他便借口“战时财政极为困难”不给予“建墓铸逆”以财政资助。
铸逆运动的掌门人、“重庆各界声讨汪逆罪行委员会”委员长冯玉祥,大声疾呼加快铸逆进程。无奈此“委员长”非彼“委员长”,冯玉祥虽然有个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职位,却是个被蒋委员长剥夺了实权的“空头衔”,尤其是没有签字拨款的权力。哪怕他个人又是写字又是卖画,也是杯水车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捐款也有限,再加上货币贬值、建材匮缺,还未开工,原材料已成倍疯涨。这一轰轰烈烈激扬民族正气的壮举,眼看就要流产,冯玉祥气得捶胸顿足、茶饭减少、昼夜不安。
这天傍晚,冯玉祥走出抗倭楼,在罗家沟一带散步消气,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寻声沿着一湾吐穗扬花的水稻田走去,却见一个浅丘山峦边,新建了一座坟墓,气势颇大,一群石匠正在挥舞手锤,用錾子凿子打造墓台墓碑,一名50来岁的老石匠正在打凿一具石狮。
冯玉祥眼睛一亮:不如就用石头凿打出一副汪逆石像,既能经风雨又能抗锤打,还花那么多银子、求那些达官贵人干啥子?他立即走进石匠群说明来意。众石匠都知道这个大块头将军是“抗倭楼”的主人,还是歇台子村的“村长”,很敬佩他。
那个正在打凿石狮的宋石匠出身于石匠世家,成天与石头打交道,雕刻过千姿百态的山水人物、草木花鸟、走兽飞禽,听说要用石头打造一对汪逆跪像,一下子激动起来,说:
我家挨过3次日机炸弹,丢了两条人命,就是龟儿潜伏的汉奸特务用玻璃镜子反光打信号给日本飞机指的路。我恨不能一锤子敲脱这些狗汉奸的沙罐(脑袋)!当官的不建汪精卫跪像,我们来建,无钱铸铁的,就选用长石坝的上等青石雕凿,大家自带伙食干粮,所有工料不要政府一文钱,做出的石像任凭老百姓拿刀儿砍、用棒棒锤。
众石匠一致赞同,声声喝道:“要得要得!”
说干就干,工地就设在开采青石的长石坝,那几个开山的青年石匠冒着暑热,挥汗如雨,赤裸着上身,手臂上的肌肉块块颤动,举起12磅大锤,边吼边下锤,采石场被震得山摇地动:
坡脚的么妹快些走,
莫误我石哥打石头。
石头变成个鬼脑壳,
骇倒你嘛我睡不着。
嗨——呵呵!
这群能工巧匠分工合作,开石、出料、毛坯、细凿、精雕,全过程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宋师傅提起一桶水浇在两墩已经錾好的石像上面,冲洗掉表面的灰尘石粉,从颈部预留孔中穿进一根铁链,一对上身赤裸、俯首、双手反缚、铁练锁身的汪逆俩口子青石跪像便大功告成。两墩石像线条粗犷、形神皆备,与王教授的泥塑模型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那天,众伙计抬的抬、扛的扛,把这副民间创作的鬼魅跪像安放在磁器口新街的会车场路口,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讨伐汉奸叛逆、振奋抗战精神的活动中来。
经媒体报道推波助澜,全城再次轰动,以前看过的和没有看过泥塑模型的民众抓紧时机,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向磁器口一睹为快。人们围着跪像观看、咒骂,向卖国贼汪逆夫妇跪像吐口水、丢石块、打棍棒,还有小孩向石像屙尿,发泄心中仇恨。
天长日久,这副石像虽未毁灭,还是被打得伤痕累累,残缺不全,且浑身散发阵阵恶臭。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忙于打内战,残缺的汪逆跪像逐渐被冷落。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因整修公路车站,石像被埋入地下土葬了,如今已无法找寻
磁器口的三座汪逆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