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情缘
发布时间:
2020-01-08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吴融
美哉,妙哉!这是“云雨巫山”千古情之现代版——20世纪70年代,一群重庆知青和一群巫山姑娘,爱在巫山,情满巫峡,喜结连理,相依相伴,朝朝暮暮。 1969年11月,重庆三中知青来到巫山,曾令模和同学们插队落户在巫山县大庙区庙宇公社,此处是“巫山猿人”的巢穴,深山里云雾缭绕,离巫山县城有上百里的路程。
重庆三中传承的校风是“努力学习,力争上游”,哪怕如今上山下乡当了农民,也依然不落人后。曾令模们在生产队亡命劳动,挽脚撸袖犁田挞谷,样样活路儿都抢着干,加紧赚工分,拼命挣表现,目的只有一个,非常明确——争取早日调回重庆。
三中女知青史光玉更是重庆知青的榜样和骄傲,她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死,不顾性别地和男人比起干,坡上坡下的活路儿,一律不在话下。寒冬腊月,田埂上有一堆热气腾腾的牛粪,她毫不犹豫赤手捧起放到田里;晚上收工后还要办夜校,教贫下中农认字学习;自学医术为农民看病,买药买针一律自掏腰包……她锻炼成为知青的优秀代表,动人事迹被到处宣传,于是她便经常到成都、重庆、万县、巫山等地参加党代会、妇代会、知青代表会等各级各色大大小小的会议。
当年重庆知青的到来,为小小巫山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话题。这批五星红下成长起来的知青,不仅有知识有文化,还是精力充沛的劳动力,做人做事具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干劲。当时巫山县委领导对这批吃苦耐劳,经受了农村磨砺的重庆青年非常认可,领导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偏远的巫山就是急需这样的人才。机会来了,不容错过!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必须抢在重庆方面来巫山招工之前,先一步录用一批表现好的重庆知青。 1971年4月,史光玉、徐光华、曾令模、张勤民等一群重庆一、三中知青被推荐上来了。经过政审、填表、体检等手续,他们成为巫山县农机厂、巫山丝厂、巫山电厂的正式工人。史光玉则是巫山县委定向培养的领导班子未来的接班人,她后来成为巫山县委的常委。
终于可以离开农村进工厂了,但曾令模思想很矛盾,他试图拒绝留在巫山,但被告知,这次招工如果放弃,下次就不会再被推荐了。曾令模想到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困难,自己以后真出不去了怎么办?思前想后,迫于无奈,他只好同意留在巫山,进巫山丝厂当了工人。 1972年,重庆方面的大招工开始了,曾令模到巫山码头送别一批批同学,看着开往重庆的轮船缓缓离去,心中顿时生起莫名的酸楚和惆怅。史光玉回忆当初,认为自己只能服从党的安排,不能和组织讨价还价。就像当时流行的说法:“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有言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由于巫山县委领导留住人才的决策,使一批优秀重庆知青成为巫山人,小城被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巫山仅有的几个工厂增加了人力资源,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丝厂是巫山最大的国营企业,新建的厂房,新置的设备,新招的二百多名青年工人来自重庆、万县、巫山。他们生龙活虎,在工作中是一把好手,出力出汗为巫山的建设做贡献。重庆三中男知青徐光华成长为巫山丝厂的党支部书记;女知青张勤民、王亮们缫出来的“梅花牌”生丝,亮丽绵长品质高,专门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曾令模们则在丝厂当管道工、机修工,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生产的顺利进行。

(图片来自网络)
“朝云暮雨——巫山神女会楚王”美丽传说流传千古,深入人心。巫山孕育美女是必然,此处大山大水,云遮雾罩,天露充足,气流浩荡,生长其间,一呼一吸,吃的喝的,看的想的,自然不同于山外。巫山丝厂是姑娘们云集的花园,优秀的重庆小伙子无疑对姑娘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姑娘们干起活儿来不想下班,希望“再看你一眼”,渴望“懈逅”……寂静的小城变得活色生香,欢快可爱起来。 从来英雄爱美女,美女配英雄。徐光华、曾令模们不费吹灰之力,便与巫山美女两情相悦,花前月下,自然而然,纷纷抱得巫山姑娘归:徐光华和马雪成了一家,曾令模和何静婷成了一家,郑平安和杨庆凤成了一家,包宗华和刘永平成了一家……扳起指拇一算,花团锦簇的十几对呀! 重庆知青沉稳担当,巫山美女温柔贤惠,生活自是幸福甜蜜。不久宝宝出生了,有爸爸这样的英俊,妈妈那样的漂亮,一家人满心欢喜,知足常乐,上班下班吃饭穿衣,看山看水看云看雾,日子神仙般悠闲的过着。
一晃十几年过去,时间到了九十年代,曾令模和他的同学们有机会调回重庆了,拉家携口去办理调动手续时,大家才猛然发现事情竟是如此的荒唐——当年和巫山美女结婚时,居然没有扯结婚证!想当初,只是在双方单位开了个结婚证明,激动兴奋中,糖一发、酒一喝、大家一闹,两人就算结婚了,哪里想到还要“扯结婚证”履行法律手续嘛。这么多年来,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情况下,重庆知青与巫山美女的婚姻和和美美、相濡以沫、顺理成章地就过来了。曾令模和他的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中赶紧跑去补办结婚证,还蛮得意的夸耀:在巫山,我们“非法同居”了十几年!
这样的超凡传奇只可能发生在巫山,荒唐、浪漫、自在!巫山——神女的故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百姓的心里,巫山历来就是爱情之谷、温柔之乡、世外桃源,有《高唐赋》为证! 如今逢年过节,巫山的女婿曾令模们,就会将巫山的老丈人等接来重庆城里团聚,家中弥漫着巫山特产熟悉的味道,或者携妻儿大包小包的回巫山。曾令模说,早些年回巫山,坐车坐船很费力,起码要两三天时间,现在好了,自驾车走高速路,几个小时就回到了“我们巫山”。 重庆知青、巫山姑娘,此生相伴,朝朝暮暮,羡煞神女,美哉妙哉。
【作者简介:吴融,女,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毕业,画家,著名版画家吴凡先生之女,重庆美术家协会理事,在国内外多次举办过个人画展,出版有专集两部】
巫山情缘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