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子 | 上海小生 | 重庆崽儿
发布时间:
2019-12-17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李正权
北京汉子 | 上海小生 | 重庆崽儿
作者|李正权
说明:虽然如今各地人员交流异常频繁,北京、上海、重庆一半以上的人已经不是当年的北京人、上海人、重庆人了,但三地男子的个性特色依然分明。
有社会学家著文,分析了北京和上海两地男子的不同。北京男子称为汉子,上海的称为小生。若是流氓,北京的是无赖,上海的是阿飞。即使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北京的往往大大咧咧,不修边幅,上海的往往西装革履,甚至搞得个油头粉面。的确,只要你去过北京和上海,就会很容易地把握那两地男人的差别。这种差别当然与那两地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是分不开的。
▲上海小生是这样的
重庆现在是直辖市了,与北京、上海可以“平起平坐”了。虽然天津也是直辖市,但天津与北京相距太近,其地方特色可能并不鲜明。重庆地处中国西部,地理位置恰好与北京、上海形成一个几乎是等边的三角形。重庆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与北京、上海的差别也相当大。仅以口味为例,北京人喜咸,上海人喜甜,重庆人喜辣,三地的人截然不同。因此,重庆人完全有资格与北京人、上海人进行一下比较。可以说,京、沪、渝三地的男人在中国各地的男人中,可能是最具典型性的代表。我们先来肤浅地作一下比较。
▲北京爷们是这样的
先说穿着打扮。北京汉子一般不太重视穿着,穿一件文化衫,加一条大裆裤,便可以在任何场合出入。上海小生则非衣冠楚楚不可,非西装革履不可。有一回笔者在上海开会,见一个上海人满头是汗,让他松松衬衫领带,他却不松,始终那样穿着,看得我都有些为他难受。在北京机关走一走,几乎难以看到穿着衬衫,打着领带,系着袖口扣子的。在上海,却几乎全是那样子。北京汉子穿布鞋的特多,布鞋不像皮鞋那样“正式”,却相当舒适。再舒适,上海小生也不喜欢,更不会穿着布鞋出入诸如探望亲朋好友、出席会议之类的正式场合,否则就会产生有失身份的感觉。重庆男子也讲穿,却往往讨厌正儿八经。即使是西装,往往也穿得不周不整。万一热了,出汗了,就把那衬衫领带什么的放松,少了那个规范正经的味道。虽然如今重庆男子也喜欢擦皮鞋,但你站在街头仔细看,却很难看到皮鞋擦得油亮亮的。即使擦亮了,说不定就有人看不惯,或者无意或者有意地来踩上一脚,让那鞋尖上印一个灰扑扑的脚板印。可能正因为如此,某 年重庆某局从北方来了个新领导,对重庆人的穿着打扮非常不满,第一把火就是整顿着装,出台了20多条规定,连袜子只能穿深色都列入其中。天天派人检查,谁违法规定谁就要写检查,甚至要被关禁闭。
再说说话。北京汉子不说话则已,只要张口打开话匣子,什么都可以说。说话常用鼻音、喉音,说得又较快,虽然声音洪亮,有条有理,南方人却往往听不真切。北京汉子很少吵架,即使吵起来,也很少带“把子”说脏话,但那话中往往却暗藏着机锋,你一旦把那话想明白,你才知道那话是相当损人的,而且这种损还表现出很高的“文化性”。上海小生说话轻言细语,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犹如唱歌。因精于计算,一件事往往点到为止,不愿用过多的语言表达,互相之间很难有时间闲聊。即使发生争执,也不愿吵架。如果真的吵起来,则用上海话,双方都憋得脸红,却未能吐出几句能够伤害对方的句子来。重庆男子说话像放炮,声音大,说得急。明明是在讨论一个问题,双方却红眉毛绿眼睛的,别人还以为在吵架。一旦吵起架来,就大吵大闹,不再讲理,不再针对问题辩论是非,而是来个乱吵乱骂,“把子”连天,不堪入耳,吵不上几句往往就可能动起手来。即使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坐下来摆龙门阵,往往也会“老子”“龟儿”不断线,捞衣挽袖,阵仗大大的。
20世纪90年代,重庆打公用电话按规定三分钟以内收三角钱,经营者却往往要收五角钱。且以此为例,看看京、沪、渝三地的男子是如何对待的。重庆男子不说了,给就给吧,往往问都懒得问一声。北京汉子肯定会与收费人争执,说不定还会花上时间和更多的钱,告到邮电管理局去,告到报社去,告到市长公开电话去。一北京乘客来重庆游三峡,买了一张三等舱船票,乘船东下。因该船违章超载,舱位被占,该乘客被安排在船上的卡拉OK厅临时搭的钢丝床上。卡拉OK厅照常营业,人怎能休息?与船方多次交涉无效,虽然船已经到了丰都,该乘客仍返回重庆,要讨一个说法。在市长公开电话值班室的敦促下,该船所属的轮船公司只得赔偿其全部损失。这就是北京汉子!重庆男子这样做,说不定还会遭到别人的讥笑呢。上海小生则不同,他们既不会像北京汉子那样认真,也不会像重庆男子那样大套,而是会事先算计,例如打公用电话,就会去找邮电局经营的电话,以节约那两角钱。
▲北京爷们是这样的
把北京男子称为汉子,乃是因其粗犷成熟;把上海男子称为小生,乃是因其细腻文雅。重庆男子泼野放纵,总给人一种幼稚而不成熟的感觉,因而被称为崽儿。即使像“王大哥”“操哥”“杂皮”之类重庆人对流氓的称呼,与北京的无赖、上海的阿飞相比,也透露出一种幼稚味来。
▲重庆崽儿是这样的
耿直、讲义气、善变,被认为是重庆崽儿的三大优点,却也透露出重庆崽儿的幼稚味来。所谓耿直,不外乎就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有钱就花,没有城府,没有隐藏,不加考虑,不去深思,不设后路,不计后果而已。这不正是不成熟的表现吗?讲义气当然好,乱讲一通却又是不成熟的表现。年轻人“操社会”,一个人势单力薄,便要与他人结成兄弟伙之类,于是就要讲义气。都到一把年纪了,如果还把讲义气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实际上表明了并没有获得独立于世的本领和力量,还要像年轻人一样,依赖于他人。善变可以适应环境,可以有利于改革,但过分地不加分析地变,过分地追风逐浪,也表现出幼稚味来。没有根基、没有原则、没有计划的变,只能是小孩子、小娃娃的水平,更不用说翻脸、变节、背叛、投降之类不讲信义、没有涵养、不道德的变。这些不道德的变,在重庆崽儿中何其多也!
上海,重庆,北京,男子,往往,汉子,小生,没有,虽然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