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一群七十岁“小学生”向八旬老师致辞
发布时间:
2023-09-13
来源:
印象重庆网
作者:
丁华乾
作者:丁华乾
敬爱的耿老师、刘老师并宝轮寺小学的所有老师们:
值此2023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1966级2班全体同学,向敬爱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您和您们的家人身心健康、幸福美满、益寿延年!
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63年前,一群穷孩子成为您们的学生。从此,在您们的抚育下,沐浴着宝轮寺的佛光,伴随着嘉陵江的清流,在朗朗的书声中,我们的学习生涯开始了。从拼音到汉语,从数学到音乐,从体育到德育……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虽然,只有六年时间,却是我们人生的起步阶段,靠着这些有限的知识“本钱”,我们迎击“文革”的风雨、经受上山下乡的“淬炼”、汇入改革开放的洪流、接受破产下岗的考验、迎来全民小康的新时代、进入红霞满天的晚年。
我们这一代人,是共和国新生的一代,也是历经磨难的一代。我们有奋斗、有收获、也有失去。我们这一代中,既产生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也涌现了无数推动时代车轮运转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有的同学,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当上了新闻记者、工厂主管、学校教师;有的同学从事个体劳动,早就成了“万元户”,进入“中产阶级”;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子女,也培养成了老师,甚至是校长;有的同学甘于平凡、淡泊一生,过着平静而安宁的生活;有的同学“红颜多薄命”,命运多舛,但峰回路转、柳岸花明……总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人都从小学进入了“人生大学”,经受了各种历练,接受了各种磨难,尝尽了各种滋味,写就了一本互不相同的人生的传奇、“故事”。
不忘初心、牢记师恩。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定义。孔子曾经拥有弟子三千,被誉为“至圣先师”。老师的崇高,在于塑造人的灵魂,让我们视为“再生父母”。人生的道路起伏跌宕,命运的轨迹变幻莫测。然而,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是想起老师的励志教诲;在我们取得成功时,我们总是不忘给老师分享。人生的老师,可能有许多,但最初、最纯、最亲、最爱的老师应是小学老师!我们忘不了:您们严厉的目光,透出“恨铁不成钢”的焦急;您们慈祥的笑容,透出发自内心的“母爱”、“父爱”;您们无私的付出,彰显高尚的奉献精神。您们让我们明白:世界上还有一种爱,超越了种族、阶层、血统、性别、年龄的界限,传递给您们的学生,流动在师生共同的血脉中,融入我们相互依偎的灵魂,让我们越久越牵挂、越老越惦记、越来越珍惜!……”
孔子说,“有教无类。”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古到今,教师都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薪火相传的接力者。我们尊师,既是人性之使然,也是时代之趋势,还是后代之榜样,也是良好家风的标志。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孝老爱师的家庭,必然家道中兴、世代兴旺。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无情的岁月,风刀霜剑雕刻了我们一脸皱纹,难测的命运铸造了我们一部人生的传奇。师生相见,百感交集、感慨万端。我们正进入生命的“倒计时”,但我们师生能在人生的晚年相见,如同我们在幼年相遇,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发自内心高兴!让欢乐常伴我们,让幸福跟随一生!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耿老师、刘老师以及宝轮寺小学所有的老师们,您们培养的上万名学生深情祝愿您们安享晚年、心情愉快、身心健康、余生幸福!
(此文系丁华乾代表小学同学向耿高灿等老师的致敬辞)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